關鍵詞 |
N-乙酰-L-酪氨酸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型號 |
25kg |
保質期 |
24 |
有效物質含量 |
99 |
用途:
制備化妝品、染料、涂料等工業產品。
生產纖維素、糖類等化學原料。
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作物生長,增加產量(農業領域用量一般為5-10ppm)。
用作畜禽飼料添加劑,增加蛋白質含量,促進動物生長(飼料行業用量一般為0.05%-0.1%)。
用途:可作為食品風味改良輔助成分,參與調節食品口感,改善風味層次,適配調味品(如復合調味料、醬油)、休閑食品(如烘焙點心、堅果制品)等;在微生物發酵生產食品相關產品(如酶制劑、風味物質)時,可作為發酵培養基的營養補充成分,為菌種生長、繁殖及代謝提供氮源與特定營養支持;同時,也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中的穩定劑輔助成分,幫助維持部分食品體系的穩定性,減少儲存過程中的品質劣變(如色澤變化、風味流失)。
用法: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時,將 N - 乙酰 - L - 酪氨酸與脂肪酸(如硬脂酸、棕櫚酸)或鹵代烷按預設比例混合,在 90-135℃溫度、堿性催化劑(如氫氧化鈉、三乙胺)條件下進行反應,生成目標表面活性劑產物,經中和、提純(如減壓蒸餾、重結晶)后投入使用;作為金屬表面處理劑成分時,將其溶于稀酸或堿性溶液中(提升溶解度),按比例加入電鍍液或防銹劑中,攪拌至完全溶解,調節體系 pH 值(通常 5.5-8.0)后用于金屬表面處理;作為高分子材料改性劑時,按配方比例與樹脂單體或橡膠原料混合,在熔融狀態下攪拌均勻,再經聚合或硫化工藝制成改性材料。
用法:作為有機合成中間體時,根據具體化學反應類型,將 N - 乙酰 - L - 酪氨酸與其他反應物按化學計量比混合,在合適的反應溶劑(如乙醇、二甲基甲酰胺、稀硫酸)、催化劑(如硫酸、氫氧化鈉、三氯化鋁)及反應條件(溫度 40-120℃、時間 2-10 小時)下進行反應,反應完成后通過過濾、萃取(如乙酸乙酯萃取)、蒸餾、結晶等分離提純步驟,獲得目標中間體產物;作為精細化工產品添加劑時,按產品配方比例直接加入潤滑油、涂料等產品體系中,通過攪拌、高速剪切分散(轉速 1000-3000r/min)等工藝使其均勻混合;作為分析標準試劑時,稱量 1.0000g 純品,用稀堿溶液或乙醇溶解并定容至 1000mL,制備成標準儲備液,實際檢測時根據需求稀釋至 5mg/L、20mg/L 等相應濃度,用于儀器校準與樣品檢測。
用量:作為有機合成中間體,用量嚴格遵循化學反應計量關系,同時結合反應轉化率、選擇性及產物純度要求調整,一般在反應體系總質量的 15%-40%;作為精細化工產品添加劑,在潤滑油抗氧劑中添加量通常為 0.2%-1.0%(以潤滑油總質量計),在涂料分散劑中添加量約為 0.5%-2.5%(以涂料總質量計);作為分析標準試劑,配制 1000mg/L 標準儲備液時,需稱取 1.0000g(至 0.0001g)純品,用適宜溶劑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 容量瓶,實際檢測時按檢測方法要求稀釋至所需濃度。
用途:可作為纖維改性劑,用于棉、麻等天然纖維或滌綸、錦綸等合成纖維的表面處理,通過分子中的酚羥基與羧基,與纖維表面的羥基、氨基發生化學反應或物理吸附,改善纖維的吸濕性、染色性能(如提升染料上染率與均勻度)及手感柔軟度;作為染料助劑,在活性染料、酸性染料的染色過程中,可作為助染劑或勻染劑,利用酚羥基與染料分子的相互作用,調節染浴穩定性,提高染料的分散性與溶解性,減少染色不均現象,降低染料損耗;同時,也可作為紡織品功能整理劑的組成成分,與抗靜電劑、防皺劑復配,利用其分子結構特性輔助提升整理劑的穩定性與在紡織品表面的附著效果,賦予紡織品基礎的抗靜電、防皺性能。
許可項目:食品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審批結果為準)一般項目:生物化工產品技術研發;生物質能技術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食品添加劑銷售;飼料原料銷售;肥料銷售;化肥銷售;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化學產品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生物基材料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日用化學產品銷售;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