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認證的要求:
1、企業需要建立完整的 HACCP 計劃文件,危害分析工作單,需要詳細列出加工過程可能出現的危害;HACCP 計劃表,明確關鍵控制點(CCP)、關鍵限值、監控程序、糾正措施等內容;有良好的操作規范(GMP)和衛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文件作為基礎支持。
2、企業的管理人員和員工要進行HACCP 相關知識培訓,理解 HACCP 原理和操作要求,能夠準確執行計劃中的各項任務,像關鍵控制點的監控人員清楚如何操作并且能夠判斷何時出現偏差。
3、廠房設施要符合食品生產的衛生要求,布局合理,能防止交叉污染。設備要滿足生產工藝需求,并且便于清潔、維護和消毒,例如食品加工的管道系統不能有衛生死角,便于進行的清洗。實驗室需要有的,實驗設備,試劑,藥品,潔凈度等按要求配置。
4、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要對原料進行嚴格控制,包括采購符合安全標準的原料,做好原料驗收工作。在加工環節,要嚴格按照 HACCP 計劃設定的關鍵控制點進行監控和操作,如食品的加熱環節要確保達到要求的溫度和時間,以殺死有害微生物。還要建立有效的記錄系統,對 HACCP 計劃的實施情況進行記錄,包括監控記錄、糾正措施記錄等,記錄應完整、準確并且保存一定的期限,方便追溯和查詢。
HACCP是什么?
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臨界控制點。確保食品在消費的生產、加工、制造、準備和食用等過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識別、評價和控制方面是一種科學、合理和系統的方法。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種不可接受的威脅。識別食品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環節并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發生。通過對加工過程的每一步進行監視和控制,從而降低危害發生的概率。
什么是危害,食品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危害的含義是指生物的、化學的或物理的代理或條件所引起潛在的健康的負面影響。食品生產過程的危害案例包括金屬屑(物理的)、殺蟲劑(化學的)、病菌及寄生蟲(生物的)。食品工業所面臨的主要危害是微生物污染,例如沙門氏菌、大腸桿菌O157:H7、李斯特菌、黃曲霉菌、梭菌、肉毒桿菌等。
HACCP并不是新標準,它是20世紀60年代由皮爾斯伯公司聯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一家軍方實驗室(Natick地區)共同制定的,體系建立的初衷是為太空作業的宇航員提供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
隨著全世界人們對食品安全衛生的日益關注,食品工業和其消費者已經成為企業申請HACCP體系認證的主要推動力。世界范圍內食物中毒事件的顯著增加激發了經濟秩序和食品衛生意識的提高,在美國、歐洲、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越來越多的法規和消費者要求將HACCP體系的要求變為市場的準入要求。
一些組織,例如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微生物食品標準顧問、以及WHO/FAO營養法,一致認為HACCP是保障食品安全有效的管理體系。
HACCP體系是什么?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英文縮寫,表示危害分析及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是國際上共同認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體系,主要是對食品中微生物、化學和物理危害進行安全控制。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上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大力推薦這一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開展HACCP體系的領域包括:飲用牛乳、奶油、發酵乳、乳酸菌飲料、奶酪、生面條類、豆腐、魚肉火腿、蛋制品、沙拉類、脫水菜、調味品、蛋黃醬、盒飯、凍蝦、罐頭、牛肉食品、糕點類、清涼飲料、機械分割肉、鹽干肉、凍蔬菜、蜂蜜、水果汁、蔬菜汁、動物飼料等等。我國食品和水產界較早引進HACCP體系。2002年我國正式啟動對HACCP體系認證機構的認可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