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至少面臨著三個方面的壓力和挑戰:
1、他們的身體正在迅速的發育,尤其是性方面的發育和成熟,讓他們繼續了大量的能量,容易興奮過度。
2、他們學習任務比較重,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大。
3、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對社會有更多的了解,人際交往也逐漸增多,各種各樣的信息紛至沓來,這就使他們需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
孩子成長歲月的18年,如果假慣了,隱藏慣了,總有一天他會崩潰的。你想啊,他走哪兒都跟別人說:千萬不要跟我媽說!千萬不能讓我媽知道!你這個家長是多么可悲,而孩子是多么可憐,多么累啊。
一些家長跟我說:孩子不跟我說實話,我實在沒辦法。你當然有辦法,只要你聽孩子的話時能冷靜。比如,他闖了禍,他告訴了你,你能說,這不是你一個人的事,這是我們大家的事,我們一起來面對,好嗎?那么之前再假的孩子也一下子變真了。幾十年的生命,如果一直假著,太累了。在父母與孩子共度的至少18年的歲月中,教會他真實吧!這是一項,當然是重要的一項生命技能。
父母經常辱罵孩子會造成親子隔閡
孩子貪玩 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父母對教育方法各持己見 無法統一
孩子的小時的成長時期是父母關注比較多的,有些孩子很調皮、活蹦亂跳的,有的孩子則非常靦腆、膽小,不愛與人交流。太過調皮的孩子,父母不放心,太過膽心的孩子,父母更是操心。
膽小的孩子做事比較容易退縮,缺乏信心,上課不敢舉手,下課不敢和同學們玩,性格懦弱又孤僻,甚至這類型孩子有一大部份會成為同學們欺負的對象,畢竟“軟柿子好捏”,長期以往,兒童時期的經歷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傷害是非常大的,他會變得麻木,變得逆來順受。
孩子為什么會這么膽小,這還得從根源說起:
尊重孩子犯錯誤。人生在世,誰還沒犯過幾個錯誤?何況那么大點的孩子,有時候面對小溫馨犯錯,我有時候也會忍不住的和她生氣。事后總是會在想,孩子不就犯了那么點小小的錯誤嘛,何必和她大動干戈,大發雷霆呢。尊重孩子的錯誤,虛心耐心的指出孩子的錯誤,避免以后再犯,要比我在這邊生氣發火的強吧。
4、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的不懂事,不成熟,放棄了原本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
1.讓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兒;
2.讓孩子適當的做些家務;
3.讓孩子對家庭的重大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
4.讓孩子關注新聞;
5.讓孩子記住長輩的生日;
6.讓孩子學會關愛別人;
而影響心理的改變,而習慣通過發脾氣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2. 與家長長期溺愛孩子有過多的關系,經常任何事情都滿足孩子,已經形成了一種生活習慣,如果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會出現脾氣暴躁。
3. 孩子正處于青春期容易叛逆行為也是比較常見的。
1.建議父母平時正確引導,加強親子關系。如周末帶他出去運動,放松。給他講解一些道理,告訴他,他就是好的。
2.不要過于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變得無法無天,稍微不順心,就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
3.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家長就不要再批評體罰了,教孩子接受適應磨練才會有好的成效。
青春期時期的孩子的確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叛逆行為,但是父母的抱怨不但不會小件孩子們的叛逆行為,相反還會起到很大的負面效果,讓孩子對父母的抱怨產生厭煩感,進而變得消極叛逆。
怎么辦呢?老師給您支招,請您不要去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不聽話、如何如何叛逆,而是應該多引導他們看到自己哪里做錯了,哪里需要改正以及如何完善自己。
只有這樣,叛逆的孩子們才會朝著您期望的方向去成長,并且變得積極努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