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宦祠
本地任職而勤政愛民,著有德業之官員,逝后由當地士民舉薦,經本省總督、巡撫,會同學政審核批準,將其牌位入祀于所在州縣名宦祠。舊時,該州縣官員,則于春、秋兩季士紳祭祀。都江堰文廟,本祠凡奉祀李冰、文翁、呂大防等二十八位名宦。
鄉賢祠是祭祀當地德行人的祠堂。明代自嘉靖、萬歷開始,鄉賢祠逐漸遷移到文廟,有的地方文廟就是學宮,有的地方把學宮建在文廟內或文廟旁,更能鄉賢祠的教化功能。以言傳身教為主體的教諭、訓導通過向士人傳授儒家經書、程朱理學等途徑以及自身的表率作用和鄉賢祠的直觀接觸,教化人。
祠堂的建筑風格也是關系到祠堂興衰的一個重要因素。祠堂的建筑風格應該與家族的特色相統一,體現出家族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例如,可以采用古典園林式的建筑風格,或者融入現代建筑元素,使祠堂既具有傳統的韻味,又不失時代的氣息。同時,祠堂的建筑材料也要講究,好選用質量、環保健康的材料,以彰顯家族的品味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