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貝母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貝母始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本草經集注》釋其名,謂根“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因而,古代貝母具“聚貝子”形態的,包括了葫蘆科Cucurbitaceae的假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 ,如陸璣《詩疏》云:“葉如栝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本草圖經》中蔓生“貝母”的附圖也與之相符。
貝母為多年生草本;鱗莖深埋土中,外有鱗莖皮,通常由2(-3)枚白粉質鱗片組成(鱗片內生有2-3對小鱗片),米粒狀小鱗片組成,前者鱗莖近卵形或球形,后者常多少呈蓮座狀。
平貝母。本種在東北廣泛栽培,有一定產量。東北產的另一種貝母——輪葉貝母,屬多鱗片組,化學研究表明,其鱗莖中幾乎不含生物堿,因而不宜作貝母用。植株較高大,葉多輪生或對生;花柱具乳突等是平貝母的主要鑒別特征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