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英(學名:Astragalus sinicus)是豆科黃芪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兼具綠肥、飼料和觀賞價值,秋種是其主要種植方式(利用冬季溫和氣候越冬,次年春季生長)。秋種時間需結合地域氣候(核心是越冬前形成壯苗) 和種植用途(綠肥 / 觀賞 / 留種) 綜合判斷,核心原則是 “確保播種后至霜凍前有 40以上天數生長期,幼苗長至 3-5 片真葉,具備抗寒能力”。
紫云英種子發芽適溫為 15-25℃,幼苗生長適溫為 10-20℃,低于 5℃生長緩慢,低于 0℃易受凍害(壯苗可耐短期 - 2℃低溫)。因此秋種時間需滿足兩個關鍵:溫度窗口:播種時土壤溫度需穩定在 15℃以上( 7-10 天出苗),出苗后至霜凍前有足夠時間培育壯苗;
用途適配:若作綠肥,需在次年春季翻壓前達到足夠生物量;若作觀賞,需調控花期(一般次年 3-4 月開花);若留種,需越冬后有完整生殖生長周期。
綠肥用途(常見):
需越冬后生物量,建議在地域適宜時間的早段播種(如長江流域 9 月中旬播,華南 10 月上旬播),讓幼苗在越冬前積累更多養分,次年春季返青后快速生長,一般 3 月下旬 - 4 月上旬翻壓(翻壓時株高 30-40cm,生物量高)。
若與水稻輪作(南方常見 “稻底套播”),需在水稻收割前 15-20 天(水稻黃熟期)套播,利用稻田濕潤環境出苗,水稻收割后及時松土、追肥,節省播種后澆水成本。
觀賞用途(盆栽 / 花境):
目標是次年 3-4 月開花,需控制越冬前生長量(避免徒長),可在地域適宜時間的中段播種(如長江流域 9 月下旬播,華南 10 月中旬播)。若播種過早,冬季前植株過旺,易倒伏;過晚則開花延遲、花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