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制艙的基本結構,預制式二次組合設備艙,二次設備、空調、照明、消防、安防、圖像等設備構成,艙體內所有設備均在工廠內完成相關接線,及調試工作,并作為1個整體或2~3個單體運輸至現場。
為了滿足變電站設備運行的各種標準要求,以及滿足戶外運行的要求,抗震強度需達到8級以上。在預制艙頂部增加斜頂,預防積水和積雪;同時斜頂還可以減少箱頂陽光照射。
(2)預制艙的內部空間和結構,艙體內部由二次設備、空調、照明、消防、安防、圖像等設備構成,同時還需要滿足設備運行和檢修人員的工作要求,需對艙體內部進行檢修,裝修材料選用防火防水材料,可在裝修材料和艙壁之間添加隔熱材料,阻隔陽光照射箱體隔熱功能,艙內的照明空調可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實現方式,為了有效的節約,艙內安裝工業空調和排風系統,可實時調整艙內的運行運行環境;由于目前都采用無人值守方式,艙內還須安裝安防、圖像、圖像監控、火災報警系統;接線布置可根據設備的正常運行適當布置。
現場施工時預制艙的安全常規操作有哪些?
1.預制艙到達安裝現場時,理應先有廠家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以避免艙體在運輸過程中發生形變,檢查艙體門開關是否順當,將外門打開進行開門操作若發現門縫錯位、開閉卡澀,可將事先應急處理所提供的墊片對預制艙進行調整,直至預制艙外門開關順暢、門縫密封防撞條緊密結合為止。
2.相關廠家人員進入箱體內檢查所有零部件及其連接處螺絲是否擰緊,避免在安裝過程中會出現松動;在安裝過程時注意在箱體外部添加一層防塵的覆薄膜,以防止大顆粒塵土及異物進入箱體內影響中控設備的運行;安裝過程中應對照圖紙檢查是否相應的零件準備,若發現缺失立即聯系廠家補發。
3.設備就位后,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止雜物掉入設備內。在設備上方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蹬踩設備,須帶工具袋作業,防止工具、材料掉下砸傷設備。
4.在箱體安裝就位后,要檢查艙體是否預留出接地裝置及接地導線,預制艙艙體外殼的接地線,應采用不小于50×5mm的鍍鋅扁鋼,分段式模塊化結構的預制艙外殼要每段艙體外殼都要用至少50平方接地線可靠連接。
如何預防預制艙生銹
措施一:密封外圍墻體
?
眾所周知鋼鐵類的材料長期暴露于潮濕的室外環境狀態下易出現生銹現象,而由輕鋼結構構成的預制艙在使用過程中也易出現這一問題。故而若想從源頭上避免其受到有害物質的銹蝕,相關投資者便可以采取密封外圍墻體的方式來避免室外潮濕的空氣進入到室內。
?
措施二、借助于能夠防潮的產品
?
有很多社會群體在去往異地之時都愿意選擇入住生活預制艙,頻繁密集的客流量實際上也會造成集裝箱房內部潮氣的集聚。此時使用者便需要借助于一些具有防潮功效的產品,諸如在集裝箱房內部貼一些能夠防潮的保溫棉來隔絕潮濕空氣的入侵。
?
措施三、定期對墻體進行保養
?
生銹可以說是影響預制艙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使用者即便按照上面兩個舉措來操作也不能避免集裝箱房生銹。如若發現集裝箱的墻體或者主要構架出現生銹現象,使用者則應當及時對其進行除銹及刷漆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