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廠的裝載機通常不會出現液壓油溫度過高現象。對管路走向、膠管長度、運動軌跡和彎曲半徑進行復核,均在合理范圍內,也沒有發現膠管與膠管、膠管與機體發生摩擦的現象。檢查油缸膠管裝配質量,沒有發現管接頭過松、過緊以及膠管扭曲現象。進一步分析認為,膠管接頭的扣壓芯管與扣壓外卡套的加工質量符合要求,是確保膠管不滲漏的關鍵我們把質量較好、無滲漏的膠管接頭與出現滲漏的膠管接頭分別剖開進行對比,發現2種膠管接頭芯管的加工質量確實有較大的差別。
液壓油泵連續不斷地向液壓缸供油,當液壓油充滿后,由于活塞受到外界負載F的阻礙作用,使活塞不能向右移動,若液壓油泵繼續強行向液壓缸中供油,其擠壓作用不斷加劇,壓力也不斷升高。
液壓油缸正確的維護和保養
、液壓油缸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更換液壓油,清洗系統濾網,清潔度,延長使用壽命。
第二、液壓油缸在每次使用時,要進行全伸全縮的試運轉5個行程然后再帶載運行。為什么這樣做呢?這樣做可以排盡系統中的空氣,預熱各系統,能夠有效地避免系統中存在空氣或水,在液壓油缸缸體造成氣體爆炸(或焦燒)現象,這樣會損害密封件,造成液壓油缸內泄等故障。
第三、控制好系統溫度,油溫過高會減少密封件的使用壽命,長期油溫高使密封件發生變形,甚至完全失效。
第四、防護好活塞桿外表面,防止磕碰和劃傷對密封件的損傷,經常清理液壓油缸動密封防塵圈部位和裸露的活塞桿上的泥沙,防止粘在活塞桿表面上的不易清理的污物進入液壓油缸內部損
傷活塞、缸筒或密封件。
第五、經常檢查各螺紋、螺栓等連接部位,發現松動立即緊固好。
第六、經常潤滑聯接部位,防止無油狀態下銹蝕或非正常磨損。
工程機械上的液壓元件很多,需要充足的液壓油。當液壓油因使用時間過長變質而需要更換時,有人錯誤地認為,只需將液壓油箱內的油放光、加滿新的液壓油即可。但此時液壓油管和液控閥中還殘留有許多舊液壓油,設備使用時新舊油混合使用會加快新油變質的速度。
正確的換油步驟應放掉液壓油箱中的液壓油,清洗干凈油箱后加入新液壓油,再拆下回路總管,啟動發動機后低速運轉,使油泵工作,分別操縱各機構,靠液壓油將回路中的舊油逐一排出,直至回油總管有新油流出為止,后,將回油總管與油箱連接,往油箱中補充新液壓油至規定位置即可。
液壓缸在工作時會發生生產牽引力不足,又或者是速度下降的現象,很多人都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系列事故發生,這個時候就要用心一一的排查,找出問題所在。
1)活塞配合間隙過大或密封裝置損壞,造成內泄漏。應減小配合間隙,更換密封件。
2)活塞配合間隙過小,密封過緊,增大運動阻力。應增大配合間隙,調整密封件的松緊度。
3)活塞桿彎曲,引起劇烈磨擦。應校直活塞桿。
4)液壓缸內油液溫升太高、粘度下降,使泄漏增加;或是由于雜質過多,卡死活塞和活塞桿。應采取散熱降溫等措施,更換油液。
5)缸筒拉傷,造成內泄漏。應更換缸筒。
6)由于經常用工作行程的某一段,造成液壓缸內徑直線性不良(局部有腰鼓形),致使液壓缸的高、低壓油互通。應鏜磨修復液壓缸內徑,單配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