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蒸籠的形狀關系,不論蒸包或是蒸糕都會有“倒汗水”現象,會把包或糕的表面弄濕,令美味大打折扣,因此,蒸好后的馬拉糕,一底大概可以切成十多件,而一般人吃馬拉糕都愛吃周邊的,中間的數件則無人問津。
馬拉糕成品可與蛋糕比美,但比蛋糕成本低。主要是泡打粉起了決定性作用,如果泡打粉放的量不合適,馬拉糕就蒸不好。其次,蒸糕時要先小氣,后大氣,決不能開始就用旺火蒸,否則糕也發不好。
馬拉糕是褐紅色的,因為制作時加入紅糖,用的是面粉。口感松軟滑。而松糕是白色的,一般用于喜慶時候,用的是粘米粉和糯米粉。口感較為松化,制作得不好時會覺得像吃粉。
廣東美食眾多,其中馬拉糕是傳統的廣式茶樓點心,馬拉糕因為Q彈勁道,色澤金黃,口感非常蓬松、柔軟,帶有輕微的香味深受大家的喜歡。
馬拉糕,源自廣東的傳統點心,以其特的蓬松口感和香甜味道,成為了廣東茶樓里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在廣東,人們喜歡在悠閑的早晨或午后,走進茶樓,點上一壺香茗,配上幾塊馬拉糕,享受一段寧靜的時光。
相信很多人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少對于吃有一些研究,就拿廣東來說,吃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以及水里游的樣樣俱全。而在廣東當地,馬拉糕也算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食物。它口感松軟而且香甜,是很多老人和孩子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