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透明處理技術能夠讓您深入大型生物樣品內,例如:組織切片、大腦、胚胎、器官球狀體或活組織切片。您可以使用增強的光學穿透深度來捕獲整個器官的熒光信號。這也令其成為一項具有發展前景的技術,例如:檢測小鼠大腦神經元網絡。
掃描電子顯微鏡是利用材料表面微區的特征(如形貌、原子序數、化學成分、或晶體結構等)的差異,在電子束作用下通過試樣不同區域產生不同的亮度差異,從而獲得具有一定襯度的圖像。成像信號是二次電子、背散射電子或吸收電子,其中二次電子是主要的成像信號[2]。圖3為其成像原理圖,高能電子束轟擊樣品表面,激發出樣品表面的各種物理信號,再利用不同的信號探測器接受物理信號轉換成圖像信息。
掃描電鏡除能檢測二次電子圖像以外,還能檢測背散射電子、透射電子、特征x射線、陰極發光等信號圖像。其成像原理與二次電子像相同。在進行掃描電鏡觀察前,要對樣品作相應的處理。
對樣品的要求
1、不會被電子束分解
2、在電子束掃描下熱穩定性要好
3、能提供導電和導熱通道
4、大小與厚度要適于樣品臺的安裝
5、觀察面應該清潔,物
6、進行微區成分分析的表面應平整
7、磁性試樣要預先去磁,以免觀察時電子束受到磁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