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運人車是目前煤礦行業運送人員的常用交通工具。眾所周知,地下行駛會比公路行駛困難很多,也更容易造成車輛磨損。所以我們需要做一些日常維護工作。為了井下運人車的使用效果,需要做好井下運人車的日常維護工作。井下運人車有固定的維修工進行日常維護,維修工應是經過培訓合格的人員,否則不準上崗。
井下運人車的特點如下:
1.井下運人車不受外界溫度和粉末的影響,工作性能穩定,磨損小,使用中通常無需調整。
2.環形工作面積大,多盤結構,可在較小的襯壓下獲得較大的制動力矩。
3.制動力矩可以通過改變副數來調節,便于實現摩擦副的通用化。
4.排熱冷卻效果明顯,工作溫度低,使用壽命長,通常是干式制動器的3-5倍。
5.結構緊湊,靈活,適應性強;
6.可用于井下人員的運輸;
7.選用濕式制動器,提高行車安全性;
8.可用于較小巷道斷面的井下運輸;
9.選擇國內外廠家的產品,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10.設備達到國內同行業領xian水平;
11.質量穩定可靠,安全性能高;
12.四個車輪裝有濕式制動器,行車制動、緊急制動和駐車制動采用彈簧制動,由液壓釋放。
井下運人車工作在井下炮煙、粉塵、頂板滴水、地面渣水、巷道圍巖邊角不平、高頻轉彎等惡劣環境中。它的電源是橡皮護套或硅橡膠軟電纜。電纜由井下運人車的繞線器布置,電纜由繞線器拖動,總是與巷道、采場地面或巷道壁發生摩擦接觸,使電纜絕緣容易損壞,造成漏電,進而導致井下運人車帶電。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保護電纜,以減少或杜絕井下運人車漏電問題。
井下運人車動力電纜的一端需要處于牢固狀態,以滿足作業條件。如果電纜固定端脫落,電源開關配電箱會被拖拽移動,嚴重時會導致安全事故。電纜固定時,要用鏈條焊接的鐵制線夾夾住電纜(放置在線夾內的電纜在安裝線夾前要保護好),防止電纜受損漏電。鐵錨桿插入距地面0.5m左右的洞壁,索夾鏈條的另一端固定在錨桿上,實現可靠固定。
井下運人車行駛安全準則:
1)每班發車前,應檢查各車的連接裝置、輪軸的車閘等。
2)嚴禁同時運送有爆炸性的易燃性的或腐蝕性的物品,或附掛物料車。
3)列車行駛速度不得超過4m/s。
4)人員上下車地點應有照明,架空線安設分段開關,人員上下車時切斷該區段架空線電源。
5)雙軌巷道乘車場設信號區間閉鎖,人員上下車時,嚴禁其他車輛進入乘車場。
井下作業環境惡劣、危險性較大,井下空間狹小,運人車的啟動、轉彎靈敏度要求高、轉彎半徑不能太大,否則無法在井下空間內靈活運行。井下運人車一般為封閉結構,車廂頂部有防墜物的頂棚,由于井下運人車對車體的強度、車輛的動力等各方面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對車輛的布局安排、緊湊性等性能要求都比較高。
在高溫天氣下,行駛兩小時后,礦車應停車降溫,并檢查輪胎狀況。但不允許向輪胎上潑冷水,否則會造成輪胎開裂,縮短輪胎的使用壽命。當氣溫達到35℃至37℃時,當汽車以每小時100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駛時,很容易爆胎。在長距離高速行駛中,應盡量避免快速加速和制動。
夏季天氣潮熱,礦用四不像車在長時間滿負荷運轉時,差速器油黏稠度降低。油品品質下降導致差速器齒輪潤滑不足,異常磨損、打齒。為了用戶的利益和車輛正常使用,請及時更換差速器油和全車油液,提前解決車輛隱患。而且建議使用高強度差速器油,油質較好。
風壓為0.4 -0.6 mpa。氣壓的高壓力會加速機械零件的損壞,低切削會降低鉆井效率和銹蝕機械零件。水壓一般為0.2 -0.3 MPa,水壓力過高,將水倒進機器中,破壞潤滑,降低效率和銹蝕機械零件。沖洗效果不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