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消毒技術具有其它技術無可比擬的殺菌效率。殺菌效率 可達99%-99.9%。下表列出紫外技術對常見幾種細菌病毒的殺菌時間一般只需1秒以內。
而傳統氯氣、臭氧等化學消毒方法要達到紫外C的殺菌效果一般需要20分鐘至 1小時的時間。
使用特點及范圍 紫外線殺菌器具有水流均勻、無死角、光射條件好、殺菌、能耗低、安裝靈活方便等特點,主體材質采用不銹鋼,無金屬離子侵染問題,產品結構為密閉容器石英套管式,內設電氣控制裝置。其中關鍵的紫外線燈管理論壽命長達10000小時,達到國際水平。產品外型美觀大方、結構緊湊、操作維修方便,廣泛適用于工礦企業、居民生活、飯店賓館、機關學校;野戰、食品加工、醫藥行業、高純水制備、公共場所或直接供飲用的休閑旅業及水中不允許留有余氯的飲料或其它行業。
應用范圍
1、海水、淡水育苗養殖(魚、鰻、蝦、貝殼類等)用水消毒。
2、食品加工工業水體消毒,包括果汁、牛奶、飲料、啤酒、食用油及各類罐頭、冷飲制品等用水設備。
3、醫院、各類實驗室用水消毒及高含量致病體廢水消毒。
4、生活用水消毒,包括居民住宅小區、辦公大樓、自來水廠、旅館餐廳等。
5、生物化學制藥,化妝品生產用冷卻水消毒。
6、游泳池、水上娛樂設施用水消毒。
特點
1. 能迅速有效地殺滅各種細菌、病毒等微生物;
2. 通過光解作用,能有效降解水中的氯化物;
3. 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4. 占地面積小,處理水量大;
5. ,環保性強,不會產生毒副作用;
6. 投資成本低,運行費用低,設備安裝方便;
7. 利用光學原理設計了特的內壁處理工藝,使腔體內得以大限度地利用紫外線,使殺菌效果成倍提高
紫外線消毒工藝工藝在具有諸多優勢的同時也有缺點,主要的缺點是沒有維持管網持續消毒的能力。目前歐洲和北美使用紫外線消毒技術存在一定的差別。在歐洲的荷蘭、奧地利和德國等地的一些水廠,飲用水經紫外線消毒后直接進入供水管網,據統計,荷蘭大部分水廠單使用紫外線消毒,且管網末梢沒有余氯。究其原因,歐洲的管網狀況較好,管網系統相對較小,水中可生物同化有機碳較低,為了避免余氯在管網中產生消毒副產物,常單采用紫外線消毒。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歐洲國家通常在緯度較高地區,水溫常年較低,管網中微生物再生長能力弱。而北美的飲用水相關法規規定在自來水中存在一定量的余氯,用來控制管網的二次污染問題。我國的情況與美國更相似。根據清華大學的研究成果,在生物可同化有機碳(AOC)低于20μg/L時紫外線后可以不加氯,AOC在50μg/L以上時需維持余氯在0.3mg/L以上。國內采用地表水源的市政供水系統由于水中有機物含量比較高,因此紫外線需要與氯和氯胺組合使用以管網水質的微生物安全性。但采用地下水的村鎮小規模供水系統則完全可能只采用紫外線消毒,特別是北方水溫較低地區,前提是設計和設備一定要合格。
紫外線消毒器定期清洗:根據水質情況,紫外線燈管和石英玻璃套管需要定期清洗,用酒精棉球或紗布擦試燈管,去除石英玻璃套管上污垢并擦凈,以免影響紫外線的透過率,而影響殺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