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餃的難度就在于怎樣防止破皮.我根據以前的失敗教訓和這次的經驗總結如下:
1.和面的水要燙,開水燙面.倒水速度要慢,每個地方都燙到.
2.即搟即包,不然皮干了就容易裂.暫時用不到的皮全部蓋起來.
3.即包即蒸,一般4-8個就蒸一鍋.蒸上一鍋的時間,就把下一鍋的包好了.這樣蝦餃擱置的時間短.
4.出鍋時,用手輕輕拎起,用筷子要小心,很容易就碰破皮的.
(蒸前在蒸籠上涂上一層油即可大大降低破損率)
蝦餃,透明玲瓏,滑爽鮮美。是廣東茶樓、酒家的傳統美點。廣東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的蝦餃,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蝦餃早出現在廣州郊外靠近河涌集市的茶居。那些地方盛產魚蝦,茶居師傅再配上豬肉、竹筍,制成肉餡。當時蝦餃的外皮選用粘(大)米粉,皮質較厚,但由于鮮蝦味美,很快流傳開來。城內的茶居將蝦餃引進,經過改良,成為廣州的名點,歷久不衰。
廣州早茶,又稱為“粵式早茶”,是廣東省廣州市及周邊地區的一種特的飲茶文化和飲食習慣。它不僅僅是一種美食,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文化的體現,蘊含著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歷史傳統。
早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當時廣州作為通商口岸,經濟繁榮,文化交流頻繁。據史料記載,早在清朝咸豐年間,廣州的茶樓就已經十分興盛。當時的茶樓不僅提供茶水,還提供各種點心,供人們邊品茶邊聊天,享受悠閑的早晨時光。這種習俗逐漸演變成為廣州人特有的早茶文化。
廣州的早茶文化,源遠流長,深入人心。無論是茶樓,還是街頭小攤,都能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特魅力。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各種美食,體驗到不同的文化氛圍。這就是廣州早茶的魅力所在。
在廣東,人們有喝早茶的習慣,早茶主要由中式點心和茶水構成。配茶的點心除廣東人愛吃的干蒸馬蹄糕、糯米雞等外,還有的早茶四件套干蒸燒賣、水晶蝦餃、鮑汁鳳爪、豉汁排骨,隨著近年來外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廣州的茶樓也陸續增加了西式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