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寶源局造”背“鎮庫”)鎮庫錢是錢局在開鑄流通錢之前,為壓服邪惡,祈求吉祥而特意鑄造的大型超重錢。鎮庫錢是錢局特制的非流通錢幣,
屬于花錢中的珍品,因為它與錢幣的鑄造制度有關,所以古人在造錢譜時都將其和歷代流通錢幣一起收錄
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其字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讀。該幣品相保存,銅光閃耀,色澤亮堂,正面文字清秀俊美,大氣磅礴,錢廓清晰,穿輪干凈,古樸方正,為極美品,值得收藏。
古錢有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之分,所謂正用品,是指在歷史上曾經正式發行和使用過的,其中包括因為的需要而鑄造,但因種種原因沒有正式發行或流通的錢幣。所謂非正用品,我們也可以統稱之謂壓勝錢(亦稱厭勝錢、押勝錢),包括吉語錢、鎮庫錢、信錢、花錢、打馬格錢、宮中行樂錢、瘞錢等等,它們不是,不能行使職能,但從文化意義上來看,它們和古代的鑄幣一脈相承,無論從材質、形制、鑄造工藝等各個方面,都有共通之處,實際上,鑄造精良的壓勝錢多是出于官爐,出于設置的錢監。
古錢還包括了生產鑄造過程中的一些遺存物,譬如:樣錢、祖錢(雕母錢)、母錢,以及早期澆鑄錢幣使用的各類錢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