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樹(別名:木子樹),大戟科烏桕屬雙子葉植物。它為工業用木本油料樹種之一。
烏桕為速生經濟林木,幼期年平均高、徑生長可達0.8cm和1cm以上,30年左右高、徑生長漸趨緩慢而冠輻迅速增大。實生苗7~8年、嫁接苗3~5年開始結實,20~50年為盛果期,壽命可長達100年以上。烏桕在四川自然分布,北止于龍門山南坡,西北止于邛崍山東南段,西南止于錦屏山、白靈山東坡。
主要類型
1)梯田地坎稻-桕混作型
本類型主要見于井研、仁壽等縣的丘陵梯田區和巫山、屏山等低山山麓謗田區。烏桕常呈單行種植在梯田地坎上。這類水田,或因采取水旱輪作,或因田坎較高,不會長期集水而影響烏桕生長;同時,烏桕株距較大,由于砍枝采果,樹冠較小,不致影響水稻生長,桕糧間矛盾不。
2)旱耕坡地桕糧間作型
本類型常見于巫山、酉陽、武隆、屏山等主產縣,是四川烏桕林的主要類型。烏桕樹呈“滿天星”狀隨機種植于耕地的邊坎、地角和地中,其種植株數隨耕地的坡度、土層厚度而異。
3)河谷坡岸堆積隙地烏桕純林
本類型主要見于屏山縣境的金沙江岸。
栽培技術
用種子或嫁接繁殖。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月待種子充分成熟,果殼已開裂時,從壯年樹上采種,種子要經脫蠟處理,可用60-80℃的熱水浸泡,不停地攪拌種子使除去蠟皮;或用30-40℃溫水浸種24h,使蠟皮軟化,再搓或搗去蠟皮,淘洗干凈。播種前種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350-400kg噴拌。2-3月按行距30cm開溝,溝深1.5cm,將種子播入,覆土,4月中旬出苗,進行松土除草,5月追施硫酸銨或人糞尿。第2年按行株距(3-5)m×(3-5)m定植。嫁接繁殖:選優良品種一年生的枝條做接穗,或采種時枝條連同果穗一起剪下,用濕砂貯藏,作接穗用。嫁接方法可芽接或穗枝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