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錢加之有閑,“古玩熱”在神州大地的溫度于是便越升越高。據的《收藏》雜志統計,中國現有各類收藏協會、收藏品市場近萬家,各類專題和系列的收藏500多項,幾千萬收藏者熱衷此道,約占人口的3%。收藏品市場交易額龐大,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場交易額一年就有11億元人民幣,地下交易更是無法統計;2002年10月28日頒布的《文物保護法》允許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進行流通,使民間收藏更加火爆。
●收藏古玩要系列化、化
提醒:錢少有錢少的玩法,錢多有錢多的玩法;收藏不只限于古玩,“今玩”同樣可納入收藏視野,關鍵在于“用心”。如“文革”瓷、酒瓶、鑰匙扣、煙灰缸、糖紙……只要走系列化道路,便大有文章可做。鄭州古玩城曾展出一位玩家的藏品,他沒有雄厚的資金,于是,收藏各式各樣的繡花針,從古到今,已成系列。即使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玩家,也不要見什么買什么。可以投資一些大件,但無論字畫、銅器、瓷器等,都得鉆研透,努力向化方向發展。
有人曾作統計:收藏家、文博平均壽命比常人要高出十多歲。這是真的嗎?下面為大家解讀其內幕原因!
收藏與健康是當今兩大熱門話題,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那就是收藏有益健康。
收藏活動是完全建立在自己興趣獲得滿足的基礎之上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活動,而這種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的滿足,對于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是極有益處的。因為收藏是自己的興趣使然,因而樂此不疲,心情愉快,想的、做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苦的、樂的,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收藏活動,注定了收藏者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長期結合的雙贏受益,淘寶收集的踏破鐵鞋無覓處,珍藏研究的得來全不費工夫,既活動了筋骨,又活躍了思維;既增長了知識,又增強了體質;既增長了智慧,又增值了藏品,如此收藏滋味,能夠強身健體,就自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