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風險與機遇的措施
企業識別在體系過程中可能影響產品和服務符合性的風險與機遇。基于環境分析和相關方需求,策劃應對措施(如規避風險、承擔風險、抓住機遇等),并將其整合到體系過程中。措施應與潛在影響相適應,旨在增強理想效果、預防不良后果并實現持續改進。
意識與溝通
確保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員意識到質量方針、相關目標、他們對體系有效性的貢獻以及不符合體系的后果。建立內部溝通機制,就體系的有效性進行信息交流。適當時,還應與外部相關方(如顧客、供應商)進行溝通,確保相關信息得到有效傳遞和理解。
成文信息的創建與更新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成文信息(如手冊、程序、記錄等),包括標準要求的和確保過程有效運行所需的。在創建和更新成文信息時,確保適當的標識、格式、評審和批準。確保相關信息在需要時可獲得并得到妥善保護(如防止泄露、不當使用等)。
運行策劃與控制
為滿足產品和服務提供的要求,企業通過一系列受控條件來策劃、實施和控制其運行過程。這包括確定產品要求、建立過程準則、配備資源、實施控制措施(如操作規程)、確定所需的成文信息和記錄等。對任何外程,也應確保應用同樣的控制要求。
產品和服務的設計與開發
當組織承擔產品或服務的設計與開發責任時,建立一個結構化的過程。包括策劃、輸入確定、控制活動(如評審、驗證、確認)、輸出批準和變更控制。目的是確保終設計能夠滿足規定的使用要求或預期用途,并防止潛在問題。
外部提供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
確保外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符合要求。根據外部供方按組織要求提供過程、產品或服務的能力,制定評價、選擇、績效監視和再評價的準則。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必要的控制類型和程度(如現場驗貨、審核、數據審查等),并與供方溝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