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定位和心態重要
北京文物鑒定主任張茹蘭建議:收藏愛好者應該對自己的收藏有一個定位,收藏自己喜歡的,價位能夠承受的。而且在收藏初期要多去故宮、博物館去學習,有一個逐步學習、提高的過程,慢慢進入實戰階段。不要抱著投機的心理聽別人說,要有自己的鑒賞力。
歷代文物鑒賞叢書主編寧云龍建議:市民應該把收藏當成一個提高自己文化修養、增長知識的事情,要選擇自己能夠承受的價位。不能因為自己買到真的就過度興奮,買到假的就過度傷心,把身體都搞垮了。
●收藏古玩要系列化、化
提醒:錢少有錢少的玩法,錢多有錢多的玩法;收藏不只限于古玩,“今玩”同樣可納入收藏視野,關鍵在于“用心”。如“文革”瓷、酒瓶、鑰匙扣、煙灰缸、糖紙……只要走系列化道路,便大有文章可做。鄭州古玩城曾展出一位玩家的藏品,他沒有雄厚的資金,于是,收藏各式各樣的繡花針,從古到今,已成系列。即使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玩家,也不要見什么買什么。可以投資一些大件,但無論字畫、銅器、瓷器等,都得鉆研透,努力向化方向發展。
尋一位愛古玩的人做朋友吧!
有人曾作統計:收藏家、文博平均壽命比常人要高出十多歲。這是真的嗎?下面為大家解讀其內幕原因!
收藏與健康是當今兩大熱門話題,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那就是收藏有益健康。
收藏活動是完全建立在自己興趣獲得滿足的基礎之上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活動,而這種文化享受和精神愉悅的滿足,對于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是極有益處的。因為收藏是自己的興趣使然,因而樂此不疲,心情愉快,想的、做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苦的、樂的,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收藏活動,注定了收藏者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長期結合的雙贏受益,淘寶收集的踏破鐵鞋無覓處,珍藏研究的得來全不費工夫,既活動了筋骨,又活躍了思維;既增長了知識,又增強了體質;既增長了智慧,又增值了藏品,如此收藏滋味,能夠強身健體,就自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