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妙香7號草莓苗,草莓苗銷售,越秀草莓苗,法蘭地草莓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鋪設黑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雜草孳生,還可降低大棚內的空氣溫度,隔絕草莓果實與土壤的接觸減少病害,保持果實色澤鮮艷、清潔衛生。黑地膜的鋪設時間一般為 10 月中下旬,此時草莓已基本上全部活棵,且已初步完成除草松土及培根、補苗工作,鋪設方法為將黑地膜覆在壟面植株上,摸到苗株地方將地膜撕開一小孔,然后小心地掏出葉片,注意一定要把苗株的中心葉片露出,四周老葉在地膜上壓住地膜孔的邊緣,使其緊貼地面。
草莓生長發育各時期對氣溫有不同的要求,大棚增溫后應盡可能予以滿足。由于大棚栽培草莓開花結果連續不斷、交叉進行,故在顯蕾后一般白天保持 24 度~ 28 度,夜間 6 度~ 8 度, 30 度或低于 5 度都不利于草莓的開花結果。大棚內空氣濕度甚高,特別是清晨至上午或陰雨天氣,相對濕度可達 95~,有礙開花授粉,容易孳生病害,灰霉病爛果嚴重,故除壟畦覆蓋黑地膜外,在壟溝底還應加鋪稻草,用以阻止水分蒸發,晴天 9 時左右應進行背風向單面裙帶通風,使棚內濕度下降至 75%以下。草莓果實發育的適宜溫度為 15~18℃,力爭棚內白天溫度達到 25~28℃,夜間 5℃以上,低溫度 0℃以上。如出現 32℃以上高溫時,要及時通風降溫。棚內相對濕度以保持 70%~ 80%為宜,過大過小均會影響革莓根系活力和果實正常的生長發育。
大棚草莓追肥一般在定植活棵后至覆蓋黑地膜前后施 2~3 次。大棚草莓結果期長,為防止脫葉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噴肥,以滿足其營養要求。在施肥品種上要掌握適氮增磷、鉀。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從上棚至現蕾,可 10 天左右沖施 1 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澆 1 次水;開花前 1 周左右,要停止澆水;開花后,可 15 天左右沖施 1 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澆 1 次水。開花結果期可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硼酸水溶液,以提高授粉坐果率。中后期結合噴藥,葉面噴施豐莓水溶肥料或磷酸二氫鉀,以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鮮美,商品價值高。
畸形果的發生主要由氣溫、濕度、風力、噴藥不當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總的來說是授粉不良所致。因此,通過加強冬季大棚的保溫、降濕,盡可能地避免在各花序 1~2 級次花盛開時噴藥,在棚內投養蜜蜂授粉,能明顯地降低畸形果的形成。
實際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降低大棚內的濕度,尤其在長期陰雨天氣后棚內濕度大,棚膜上聚集的水滴多,晴天蜜蜂外出活動時飛行困難容易被水打落死亡。因此,陰天驟晴要加大通風散濕,蜂箱內可放置石灰瓶等干燥劑降濕。
2、大棚內采取多種覆蓋時,揭中、小棚膜要放到兩邊底下,不能揭一半留一半。否則,蜜蜂在到處飛行時鉆到薄膜夾縫中被夾死。
3、防治病蟲害要選擇對蜜蜂或毒性小的農藥,且打藥或使用煙熏劑時,要關閉好蜂箱孔,或將蜂箱搬至室外,隔
3-4 天再搬進大棚,防止蜜蜂中毒死亡。
4、冬季及早春蜜源少,要加強飼養。飼養量以飼養后蜜蜂能正常傳粉為準。否則,會出現飼料過量、蜜蜂不傳粉,或飼料過少,蜜蜂無力飛行傳粉現象,造成蜜蜂傳粉失敗。選擇白砂糖與清水以 1:1 的比例熬制,冷卻后飼喂,水分不能太多,防止蜜蜂生病。每板蜂( 2500 只)白砂糖用量 1 千克,在元月前喂完,也可以按白砂糖與清水比例 2:1 熬制成糊狀灌滿蜂槽,一次性投喂同時增加花粉喂養量。
5、放蜂時為防止蜂群從放風口流失,應在放風口加一層防逃網。
6、放蜂時間為草莓第 1 次頂花序開花至次年 3 月。
通俗當氣溫降至5℃以下時,就應及時在草莓栽培畦上扣上半圓形小拱棚,上覆無色塑料薄膜。扣棚初期要寄望通風,避免棚內30℃,特別是好天無云、日光強的正午前后,更應避免高溫灼苗。別的,當棚內較低氣溫在5℃上下時,夜晚應在棚膜上袒護紙被或草苫保溫,日間日出后及時揭去,以增加日光暉映,提高棚內溫度,謹防凍害或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