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物流展展位,物流論壇,智慧物流展,展臺搭建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展會場館 |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
展出城市 |
上海市 浦東新區 |
展會類型 |
國內展 |
展會周期 |
一年一屆 |
主辦單位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
承辦單位 |
慕尼黑博覽集團 |
協辦單位 |
德國物流協會 |
支持單位 |
上海市物流協會 |
預計展覽面積 |
80000 平方米 |
上屆展商數 |
600 家 |
上屆觀眾數 |
30000 人 |
展位面積總量 |
80000 |
凈地起定量 |
9平方 |
凈地面積單位 |
平方米 |
材質 |
金屬 |
工藝 |
組裝 |
新國際博覽中心的亞洲冷鏈展具體時間
2020亞洲物流雙年展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物流節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
時間:2020年6月16-18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面積:80000平方米
四大主題參觀線路,網羅百款創新產品科技。展會現場將特別推出4條主題參觀線路,由專人,在現場了解參展企業及產品,滿足各方用戶需求,對接采購合作。新絲綢之路物流展區已吸引德國、捷克、俄羅斯、拉脫維亞、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和ITCO國際罐箱組織展團等7個沿線國家的企業和眾多國際組織。
慕尼黑博覽集團副董事總經理GerhardGerritzen先生表示:“中國十分重視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將進一步落實降低實體經濟物流成本的措施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物流將成為驅動商業創新的引擎。本屆展會的持續增長,讓我們看到了市場對技術及創新解決方案的需求,而物流節?雙年展恰為企業搭建了務實、有效的商貿交流平臺。”
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紛紛賦能物流,開啟了供應鏈經歷整合、完善和協同階段后的智慧化變革。,國際化視野成就“品牌忠誠”。中歐班列及多式聯運展區展示范圍:第三方物流和貨運代理、陸港/內陸多式聯運樞紐、鐵路集裝箱、航運公司、公路運輸、相關金融行業、港口、鐵路貨運、多式聯運商、航空公司及貨運、相關物流園區、相關物流技術設備及服務商。
越來越多的智慧物流應用場景讓我們看到科技落地,正在滲入賦能物流及生產制造不同領域。,伴隨邁入工業4.0時代及中國制造2025,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興起,2019成為智慧物流的應用元年。多式聯運展同期展會:亞洲生鮮供應鏈博覽會(FreshSupplyChainAisa)、中國航空貨運博覽會(aircargoChina)、中國國際物流節暨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
更多參展商分享:獅橋集團副總裁劉一杉。在“后補貼時代,新能源商用車的經營與金融”該如何應對?獅橋集團副總裁劉一杉通過四個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她的見解。一是新能源車的理想與現實?能源結構調整與政策導向下的爆發式銷量增長,但市場投入不足面臨諸多挑戰;二是2019年為什么尤其難?存量多、運營少,市場上面甚至是零租金運營的模式等,強補貼時代的瘋狂;三是客戶為什么選新能源車?用車更便宜、賺錢更多,運營成本是永恒的話題;四是客戶的焦慮在哪兒?續航里程、充電網絡、維修救援、和車輛殘值;獅橋新能源車在整體成本上有明顯的特點,以“融-租-售”等助力新能源車的運營,跟經銷商、車主、貨主還有金融機構一起提升新能源車的運營,通過更智能的物流體系,為物流城配行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互聯網+”成熟應用,科技場景落地,物流行業正在通過和各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升級,提速增效。,亞洲物流雙年展始終堅持深耕中國物流行業,促進行業交流合作,助力產業融合創新,規模和影響力正在持續擴大!,豐富同期活動,物流展,把脈市場熱點,傳道受業解惑。
2020同期論壇規劃5、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物流節活動: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的動實力合作伙伴打造,多場千人大大會云集行業大咖。2020物流全球論壇暨峰會,10余場中國物流科技大會。
主題參觀線路三:冷鏈倉儲及運輸,速度?溫度,是新鮮的標配。該線路涵蓋江鈴汽車、安徽合力、浙江中揚物流裝備、地上鐵租車、比亞迪股份、上海史必諾、安鮮達&馴鹿冷鏈、舒樂阿卡、中集冷鏈、博特精工等生鮮配送裝備、冷鏈倉儲及搬運設備、冷藏冷凍運輸裝備的重要企業。據統計,全國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年均增長10%以上,中歐班列快速發展。,聯袂亞洲生鮮配送展共同舉辦,匯聚從產地到餐桌的倉?運?配全產業鏈。
2020亞洲物流雙年展規模爆發式增長,7大展館,8萬平方米,1000+參展商,6大主題展聯動,50000名觀眾,共享無窮商機。六大同期展會,整合資源,協同構建全產業鏈大生態圈。雄厚品牌積淀,共享全球網絡資源。作為的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在亞洲的衍生,亞洲物流雙年展在沿襲母展品質的同時,將共享德國、土耳其、美國、印度、非洲等全球系列展的品牌資源。
物流包裝展展區劃分:遠程信息處理、物流、電子商務展區;物流地產及倉儲展區;智慧物流及貨運系統展區;貨運和物流服務展區;物流車展區;物流包裝展區;生鮮配送展區;冷鏈展區;航空貨運展區;中歐班列及多式聯運展區。關于亞洲物流雙年展更多內容請聯絡組委會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