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項目 |
物流展展位,物流論壇,智慧物流展,展臺搭建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展會場館 |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
展出城市 |
上海市 浦東新區 |
展會類型 |
國內展 |
展會周期 |
一年一屆 |
主辦單位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 |
承辦單位 |
慕尼黑博覽集團 |
協辦單位 |
德國物流協會 |
支持單位 |
上海市物流協會 |
預計展覽面積 |
80000 平方米 |
上屆展商數 |
600 家 |
上屆觀眾數 |
30000 人 |
展位面積總量 |
80000 |
凈地起定量 |
9平方 |
凈地面積單位 |
平方米 |
材質 |
金屬 |
工藝 |
組裝 |
中國(上海)亞洲冷鏈展聯系電話
2020亞洲物流雙年展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物流節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
時間:2020年6月16-18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面積:80000平方米
2020共同探討:面對商業新業態異軍突起,新模式不斷涌現的形勢下,物流新時代轉型發展的商業契機;以及智慧物流如何賦能新零售、新制造、新經濟發展,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如何落地。短短一年,新零售由一種理念落實為全新的業態,為物流業帶來了的變革,尤其是生鮮領域。,亞洲物流雙年展始終堅持深耕中國物流行業,促進行業交流合作,助力產業融合創新,規模和影響力正在持續擴大!
更多參展商分享:京東物流云倉產品總監龔劍。通過成熟的技術輸出構建一個服務于社會的全產品的履約交易平臺。京東物流云倉產品總監龔劍為我們分享了“智能物流履約全流程”的建設思路:做全鏈路智能連接,算法驅動,以智能預測、智能排產、智能庫存、智能運營,完成決策的智能化。京東云倉平臺就是以“整合共享”為基礎,以“系統”數據為核心,輸出“技術、品牌和標準”,賦能“商家、合作伙伴”,建設服務于社會的云物流基礎設施平臺。通過云物流平臺實現倉到人、倉到店、店到店、店到人的線上線下一體化履約交付,為品牌商家提供一體化的產業鏈供應鏈物流網絡解決方案。
同期活動—物流節介紹: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交通運輸部等五大部委支持的中國國際物流節暨中國國際運輸與物流博覽會自2003年創辦以來,秉承“為城市和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搭建物流平臺”的宗旨,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寧波、昆明、武漢、海口、連云港等城市成功舉辦,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升我國物流業發展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是目前國內富有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國際性物流行業盛會之一。
更多參與者評價: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IT總監,智慧物流是源于科技又科技的變革,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IT總監以“智于科技慧于生態,新時代智慧物流的構建”做了主題發言。當前行業面臨的市場走勢主要是四個方面:數字化轉型、消費模式轉變、跨界競爭、物流智能化,同時客戶需求也在升級變化,對智慧物流整個需求非常迫切,要求物流供應商提供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物流服務,聚焦安全、透明、有效的物流。
更多參與者評價:楊極,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市場推廣經理(中國)。我們一直以來和亞洲物流雙年展都有著密切的合作,今年的展會以生鮮配送和智慧物流兩大主題為主,關注行業焦點,為物流行業提供了很好的溝通交流平臺,現場也聚集了眾多企業和觀眾參加。今年展會現場我們參加了展會同期的論壇,論壇在議題設置,觀眾數量,現場氛圍,性上都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
亞洲生鮮配送展7大展品范圍:冷鏈物流服務、溫控供應鏈管理、冷鏈運輸裝備、冷庫建設及倉儲自動化、工業化中餐/生鮮加工及包裝、生鮮配送新科技、新零售設備及技術等。
行業全景,此處盡覽。亞洲物流雙年展全面覆蓋交通與物流領域各個環節的技術和服務。亞洲物流雙年展是綜合物流服務、物流地產/園區、航空貨運、公路/鐵路運輸、港口/船運物流、生鮮供應鏈、智慧物流/IT信息系統、車輛在內的全產業鏈平臺,已成為亞太地區具有規模和影響力的物流供應鏈盛會。國際化視野成就“品牌忠誠”。,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到2020年將超5,000億元。
自2004年舉辦以來,亞洲物流雙年展始終堅持深耕中國物流行業,促進行業交流合作,助力產業融合創新,規模和影響力正在持續擴大!,作為的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亞洲版,亞洲物流雙年展(國際物流、交通運輸及遠程信息處理博覽會)已成為亞洲物流供應鏈與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十六載深耕行業,實力鑄就行業。亞洲物流雙年展自2004年登陸中國以來,為提升中國物流行業提供了一個切磋交流的商貿平臺。
同期論壇規劃主題四:食品、化工、醫藥、電子、鞋服、重大件、電商等制造業聯動應用,制造業與物流行業(兩業)聯動研討會,亞洲生鮮配送物流論壇。
內部物流展展區劃分:遠程信息處理、物流、電子商務展區;物流地產及倉儲展區;智慧物流及貨運系統展區;貨運和物流服務展區;物流車展區;物流包裝展區;生鮮配送展區;冷鏈展區;航空貨運展區;中歐班列及多式聯運展區。關于物流包裝展更多內容請聯絡組委會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