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夢幻燈光節投影中國制作中國驕傲景觀燈
服務項目 |
燈光節展覽,燈光秀廠家,燈光展設計,燈光商家合作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風格 |
簡約現代 |
燈光節中國燈會歷史悠久燈光秀中國科技發展快速
聯系電話: 劉恬
燈會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宋。李商隱在《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一詩中云:“月色燈光滿,香車寶輦隘通衢。”可見唐代的燈會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也是生動記述了南宋時的燈會盛況。
據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載,南宋都城臨安,初只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館,在元宵節時懸掛花燈售賣,如此數年,漸成氣候,遂形成了燈市。南宋的皇帝對燈會也非常支持。每年元宵節的二鼓時分,皇帝就乘著小車,宮人到宣德門上觀賞鰲山。鰲山是在燈市的中央位置扎蓋起的一座如鰲形的高臺,上面懸掛有數百盞花燈。鰲山的規模,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有明確記載:“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鰲山高燈,長一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水滸傳》中,李逵鬧東京的背景描寫,或許就是取材于這些現實生活情節。
相比具有濃重色彩的宋代燈會,明朝的燈會,則已演變成了純粹的市場行為。另外,燈的式樣和工藝也是新穎繁多,有鑲嵌珍玩珠寶的燈,也有從鄰國或海外販回來的燈,引來的觀賞者絡繹不絕。價格高的燈,一盞就要賣上千兩銀子。
明人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載有一事:明朝年間的元夕燈節,京城有工匠用糯汁燒成琉璃瓶,然后制成花燈,可以貯水養魚,旁邊映襯著燭光,透明可愛。黃巖人王古直花費重金買了一盞在家,愛不釋手,終日耍玩。有天一不小心,他將琉璃瓶碰到地上,摔了個粉碎,悲嘆道:“吾平生家計在此,今蕩盡矣!”明代花燈的精巧程度、價值幾何,此說也可作為旁證。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