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無花果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無花果,干皮灰褐色,平滑或不規則縱裂。小枝粗壯,托葉包被幼芽,托葉脫落后在枝上留有極為明顯的環狀托葉痕。單葉互生,厚膜質,寬卵形或近球形,長10~20cm,3~5掌狀深裂,少有不裂,邊緣有波狀齒,上面粗糙,下面有短毛。雄花生于癭花序托內面的上半部,雄蕊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聚花果梨形,熟時黑紫色;瘦果卵形,淡棕黃色。
夏果實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比早熟種晚上市10~15d,但豐產性比早熟種強。喜溫暖濕潤的海洋性氣候,喜光、喜肥,不耐寒,不抗澇,較耐干旱。在中國華北內陸地區如遇-12℃低溫新梢即易發生凍害,-20℃時地上部分可能死亡,因而冬季防寒極為重要。原產地中海沿岸。分布于土耳其至阿富汗。我國唐代即從波斯傳入,現南北均有栽培,新疆南部尤多。
一般床寬50厘米,床高33厘米左右,或做35厘米的小垅,垅距35厘米左右,隨做垅,隨扦插,隨澆水,扦插深度17—18厘米。
當幼苗進入營養生長期前后,堅持每個月輕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施肥量依苗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并隨著苗根系的增深,以深溝施效果為好,但要注意施肥時避免傷根。
盛果期時注意培養骨干枝,更新大中型枝組剪縮弱枝組。對樹勢衰老或病蟲害嚴重的,可利用基部或枝上發出的萌蘗枝或隱芽,重新培養主枝和枝組。
無花果從7月中旬開始,陸續到11月份成熟。無花果的采摘一般宜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進行,見已成熟的果實有一小孔微開,果皮出現固有品種(多分紅、黃品種)的色澤時,采摘。過熟的果實采后不耐貯藏和運輸。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