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杏花樹產地,烏魯木齊杏花樹,杏花樹產地,杏花樹產地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7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寶塔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花葉均可 |
杏花有變色的特點,含苞待放時,朵朵艷紅,隨著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濃漸漸轉淡,到謝落時就成雪白一片。“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這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詠杏五絕,他對杏花的觀察十分細致。杏花因春而發,春盡而逝,既有絢麗燦爛的無限風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愴,不同的詩人因不同的人生際遇,對杏花的聯想感慨也千姿百態:有人在羈旅飄泊中感受到杏花盛開的熱烈溫馨,有人在惆悵莫名中發現杏花綻放的朦朧灰暗,有人在歷盡坎坷后感嘆杏花飄飛的落寞凄涼,也有人在相思離別時哀怨杏花凋謝的蒼涼無情……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杏一般采用播種、嫁接的繁殖方式,而嫁接一般用山杏作砧木。 播種時種子需濕沙層積催芽;也可由實生苗作砧木作嫁接繁育。播種播種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一般的土地即可。播種地先用山地犁深翻,耙平耱細,用犁開溝播種。行距30厘米左右,播種深度一般10-15厘米為宜,畝用種子約25-40千克,播幅采用寬窄行,即每兩行留一空行。種子宜選用當年采集充分成熟、子粒飽滿者。若種子陳舊,播種前用清水漂除秕粒及發霉變質的種子,并適當增加下種量。播種時間以秋冬季土地結凍前播種效果好,次年出苗整齊,且種子不需要沙藏處理,簡便易行。
果實膨大到果實成熟前,對新梢多次摘心,以控制新梢旺長,提高坐果率和單果重,對背上直立新梢可采取抹除或扭梢的方式,以防“樹上長樹”惡化樹冠內部光照。5月上中旬果實采收揭膜后,回縮與疏枝結合,調整樹體的生長平衡,防止補償性旺長。幼樹及初結果樹,冬季修剪應兼顧整形和結果兩個方面。對主、側枝及延長枝要輕剪長放,一般留全枝長的三分之二進行短截。對生長中庸、角度比較開張的發育枝應緩放,使萌發中短枝,增加結果枝的數量,成花或結果后及時回縮培養成結果枝組。中、短枝角度大,成花容易,要盡量保留。對生長較弱的幼樹宜適當短截,疏除過密枝、細弱枝,多保留健壯枝,拉平直立旺枝作為輔養枝,以促發粗壯的中、短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