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河南遂平縣欒樹,駐馬店欒樹,河南蘭考縣3公分欒樹,召陵區2公分欒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常見栽培的還有變種黃山欒樹,又名山膀胱,全緣葉欒樹,落葉喬木,小枝棕紅色,密生皮孔。小葉7~9片,全緣或有稀疏鋸齒。花黃色。蒴果紅色。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部及中部。復羽葉欒樹,落葉喬木,高達20m,花黃色,果紫紅色,二回羽狀復葉。欒樹的栽培品種有:九月欒,花期為8~9月;塔形欒,樹冠塔形;它們都可以用嫁接的方法進行繁殖。主產于我國亞熱帶西南部,都可用播種繁殖,而且都適宜用作庭蔭樹和行道樹。
施肥:施肥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幼苗出土長根后,宜結合澆水勤施肥。在年生長旺期;應施以氮為主的性肥料,促進植株的營養生長。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施農家有機肥料作為基肥,既為苗木生長提供持效性養分,又起到保溫、改良土壤的作用。隨著苗木的生長,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滿足苗木生長對養分的需求。
整形修剪:欒樹樹冠近圓球形,樹形端正,一般采用自然式樹形。因用途不同,其整形要求也有所差異。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干通直,分枝高度為2.5米至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開展。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在培養過程中,應圍繞上述要求采取相應的修剪措施。一般可在冬季或移植時進行。
此外,在育苗管理中,還應視天氣情況和土壕條件,適時做好松土除草,灌水排水等工作。欒樹病蟲害少,一旦發生,也應及時加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