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廣玉蘭 |
面向地區 |
定干與修枝。根據培養用途而定,用于道路綠化的干要定到 2 m 以上;園林及庭院栽植的,在 0.5~1.0 m。白玉蘭節間萌發力強,在基部和主干的節間部位不斷萌出新枝,要及時修剪。白玉蘭枝條單干抽發力強,為了促進側枝生長,對快速生長的主枝條進行回縮修剪,對偏冠樹采用拉枝來保持樹冠均勻生長。為了增加白玉蘭開花量還要注意剪去內膛枝、生長勢弱的枝條,保留優美的樹冠。
采用切接法。主要用玉蘭實生苗和紫玉蘭2-3年生苗作砧木。紫玉蘭用扦插繁殖,5月間取當年生新枝,剪成長約10厘米的插穗,每穗留葉2片,下端齊節,隨剪隨插。插床土壤用清潔河砂與腐葉土2:1配制。扦插株行距4厘米× 15厘米,插入土中約1/2。插畢澆透水,并搭拱棚,蓋以薄膜,在拱棚上再搭一層棚架,蓋上蘆簾。根據天氣晴雨變化揭蓋,調節光照和溫度,晚間除有暴雨外,應揭開蘆簾和薄膜,以利通氣。插后20-30天發根,當年抽梢,翌年春移栽,培育2-3年即可作砧木。
嫁接方法要根據砧木狀況決定,如果砧木粗壯,分枝低,下部葉片多,可采用高位切接,即在砧木離地面40-80厘米之間選擇干直處截斷,于截口上按一般切接法嫁接,接后用塑料帶扎縛,再套塑料袋,待翌春接穗萌發后去袋。如果砧木細長,下部無葉,可用腹接,即在離地面40厘米以下平直部位接入,接后用塑料帶包扎,并將接穗上端切口包住,待來年接穗萌發有3-4厘米長時,再將接口上部砧木剪去。以上兩法的共同特點是砧木均留有一定數量的葉片,成活率可達80%以上。玉蘭在酸性黃壤地區嫁接,以選擇實生苗作砧木為宜,如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地區嫁接,則以紫玉蘭苗作砧木為合適。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