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定做馬尾松苗,洛陽馬尾松苗,馬尾松苗廠家,馬尾松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常綠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圓錐形 |
樹型 |
圓錐形 |
馬尾松盆景素材雖可從小培育,但沒有十多二十年時間樹身起不了荒皮,要做成盆景弗時很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要是挖掘山野老樁。要著重選擇那些矮化、蒼老、又可以理出過度自然、富有變化的主干,好是帶有現成的嫁妝枝托、或出枝位置合理、芽點較為緊湊、有取舍余地、具有培養前景的樁頭。再就是選擇根盤比較協調、側根較多、伸展較平、較易成活的樁頭。
馬尾松盆景養護1、光照:要求陽光充足,不可蔭蔽。
2、溫度:盆栽時要避開冰凍,以0~35℃之間皆可。
3、澆水:由于松類盆景,在盆內土壤較少,所以澆水要每次少量多次,一次澆透,干濕交替進行。冬季環境溫度低時,要寧干勿濕。
4、通風:要求良好,不可郁閉。
5、施肥:對肥料需求不嚴格,一般于春季至秋季施肥幾次即可,秋季施肥時要少氮多鉀。
6、修剪:根據樁骨逐漸設計造型或通過修剪保持原型,總而言之,就是要良好的觀賞價值。
7、病害:以介殼蟲多見,病害少見,所以日常養護時多留意早防即可。
公路兩側樹種結構模式
在公路、高速公路、省道兩側100米范圍內為生態公益林,在此范圍內實施封育,同時可補種上層樹種,如楓香、檫樹、山杜英、木荷等樹種,100米外坡度在25度以內的,根據立地條件和交通便利情況,應改造為經濟林或闊葉工業原料林,其余的宜果則果,宜竹則竹,立地條件差的實施封育。在馬尾松純林地塊有計劃地間伐調整馬尾松樹種所占比例,逐步形成上層有喬闊葉樹種,中層有灌木叢林,底層有蕨類、苔鮮、芒箕的立體生態結構。
遠山區樹種結構模式
交通不便偏遠山區以采取以封山育林為主,結合生態公益林建設,實施合理間伐并逐步調整馬尾松林樹種結構,設想通過5~8年的努力,把馬尾松林的面積從原來71443公頃減少到35721公頃以下,使留下的馬尾松林結構形成以闊葉樹種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景觀林和林果混交林的生物多樣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