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側柏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側柏又名扁柏,屬柏科側柏屬。我國特產,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側柏是我國栽培廣泛的園林綠化樹種,其樹姿優美,適應性強,壽命長,四季常綠,是公園、庭園綠化中栽培觀賞的優良樹種
側柏又叫黃柏、香柏、扁柏、扁檜、香樹、香柯樹,是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除青海、新疆外,各省市均有大量分布的喬木植物。側柏的木材不僅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同時它的葉和枝也可以入藥,具有收斂止血、健胃、散瘀的作用,而它的種子則具有、滋補強壯的功效。
側柏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其木材軟硬適度,有香味,耐腐蝕,紋理密直,是造船屋、碼頭的良材,同時廣泛用于建筑、橋梁、電桿、礦柱、枕木,還可制作家具,作雕刻細木工用材。同時,樹形美觀,枝繁葉茂,四季常青,有香味,蟲害少,適應性強,是常見的綠化樹種,常栽植于寺廟、陵墓之中。此外,側柏的種子可入藥及榨油,還可用于制作香料。
側柏種植技術
1、林地選擇:側柏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各種類型的機巖或土壤都可正常生長。但側柏不耐水濕,抗風能力較小,因此不宜在水濕低洼地、沖風口山地、風速較大地進行栽植。
2、造林密度:側柏在0年內生長緩慢,樹冠窄小,根系分布也較淺,郁閉時間非常長。因此,為了促其郁閉,其初植密度為5000~6000株/公頃,后期根據郁閉情況進行間伐。
3、混交樹種:由于側柏生長緩慢,樹冠窄小,林地內易滋生雜草,為抑制雜草生長,在側柏造林過程中常與油松、元寶楓、刺槐等喬木樹種,或與紫穗槐、沙棘、胡頹子等灌木樹種混交。
4、細致整地:側柏造林過程中,細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側柏造林通常選擇干旱瘠薄的山地,因此整地方式通常有魚鱗坑整地、水平溝整地、水平階整地,整地需提前1個季節為好。
5、造林技術:側柏造林可選擇春季,也可選雨季或秋季,冬季嚴寒干冷不宜造林。造林苗木通常選用一至三年生裸根苗、一至二年生容器苗、二至三年生移植苗。造林方法常用播種造林、植苗造林、容器苗造林,也可采用大苗造林,但大苗造林需要經多次移植,以培養其發達的根系。
6、幼林管護:一是松土除草,可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二是越冬防寒,可覆土覆草防寒、涂白防寒。三是林糧間作,側柏因生長緩慢,樹冠窄小,定植后可林糧間作,提高土地利用價值。
側柏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下面看一下它在園林中的用途。
側柏木材具樹脂細胞,無樹脂道,結構細密,堅韌耐用,有香氣;可供建筑、橋梁、枕木、舟車等用材;葉可提取芳香油;樹皮可提取栲膠。 側柏為營造用材林及水土保持林的重要樹種,是干旱荒山造林的優良針葉常綠樹種,在干旱少雨的荒山造林綠化中,側柏被選為主要樹種,其樹形美觀,四季常青,抗旱耐寒,生長良好。側柏樹姿優美,葉翠綠或濃綠,還被用作庭院觀賞樹。
幼樹樹冠尖塔形,老樹廣圓錐形,枝條斜展,排成若干平面,壽命長,較少有病蟲,多用于寺廟、墓地、紀念堂館和園林綠籬。也可用于盆景制作。種子可入藥。
側柏適應能力強,是干旱石質荒山地造林的樹種;側柏樹形美觀,枝繁葉茂,四季常青,也是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側柏繁殖容易,適合大面積栽培.
側柏是柏科側柏屬喬木樹種,在我國分布很廣.對氣候條件適應性強,既喜溫暖濕潤,又耐干燥寒冷,喜光,要求土壤不嚴,對土壤濕度的變化比較敏感.是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也是荒山造林的優良樹種
v荒山造林 側柏
通過荒山造林能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緩解土壤沙化問題,減少沙塵天氣的產生。 側柏是荒山造林的
常選樹種,具有耐干旱、耐貧瘠、適應性強等特點
側柏為中國特產,除青海、新疆外,全國均有分布。壽命很長,常有和數以上的古樹。已被選為北京市的市樹。
側柏耐旱,常為陽坡造林樹種,也是常見的庭園綠化樹種,木材可供建筑和家具等用材,葉和枝入藥,可收斂止血、健胃、散瘀;種子有、滋補強壯之效。
側柏是溫帶樹種,能適應干冷的氣候條件,可耐-35℃的低溫。側柏是淺根性樹種,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須根密集,極喜陽光,是強陽性樹種,幼年階段亦耐庇蔭。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土、中性土、鈣質土上均能生長,但喜深厚、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不耐水澇,但耐輕度鹽堿和干旱瘠薄。
二、造林設計
側柏以植苗造林為主,在春、雨、秋季都能造林,但在蓮花山林區以春季造林為主。造林宜選用3年生左右,苗高70~90㎝,根系發育良好,冠根比率小的帶土苗。造林時要適時早栽,春季土壤解凍后即可造林。造林年細致整地,蓄水保墑。栽植時按株行距1×1m 3~5株叢植,即每畝666株
側柏造林技術措施
1、整地。在造林的年秋季,采用反坡梯田整地,整地的植樹面寬1.5~2.0m,挖長40㎝、寬40㎝、深40㎝的植樹穴,品字形排列。
2、造林方法。起苗時圃地干燥的要灌水,確保苗木帶上適宜的土球。在栽植時,苗木要隨起隨栽,栽植深度要比原土印深5~10cm,栽后要踏實,做好蓄水坑。在干旱少雨的陽坡,株距宜密,行距宜大。如作為綠籬者,單行式株距可用40㎝,雙行式的行距30㎝,株距40㎝。
3、撫育管理。側柏在幼苗成活后6年內每年都要進行松土除草撫育。造林當年少松土除草3次,淺松土而深除草,以后每年進行松土除草1次。造林5~7年時進行梳叢,選留生長健壯優勢樹1株,其余剪除。側柏幼林期間注意防治鼠害。
側柏的抗逆性
1.1抗旱性強
側柏是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建設水土保持林的主要樹種之一耐寒性高
多年來,定西林業研究所進行了1333.3hm2以上的造林試驗,篩選出90多種鄉土樹種和引種樹種,其中60多種進行了造林試驗。通過對這些樹種物候、生長狀況和根系分布的調查,發現側柏具有較強的耐寒性,能在1975年12月下旬4d(-24.4℃)低溫下存活。耐貧瘠性高
側柏能在堿性土壤(pH值8.0~8.5)中生長,甚至在只有風化母質的地方也能生長。
側柏育苗
育苗時間
3月底~4月上旬完成裝袋下種工作,確保造林時苗木為百日齡以上壯苗。
育苗地選擇
選擇背風向陽,既靠近水源,又相對靠近造林地,排水良好的地方作為育苗地,如個戶育苗,可利用房前屋后、閑散空地及房頂和路邊地等。苗圃地選好后將其整成若干小畦,作為苗床,畦面要保持平整。
育苗方法
營養土配制
選用哪種原料作營養土是油松容器育苗造林成敗的關鍵,油松易得立枯病,要嚴格選擇原料。甘肅地區多選用生土或非耕地的黃土,此土無病菌。為避免土壤過于粘重,可摻入1/3干凈河沙,過篩揀出碎石或植物殘體,充分混合后加水。油松容器育苗禁忌采用熟土(耕作土)作原料,更不能加入未經腐熟的有機肥料。另外,油松菌根可促進油松生長,所以采用油松林地的土壤作原料更好。側柏容器苗所需原料要求沒有油松嚴格,但是如果就地取土,整床裝袋,仍需將土過篩,摻入適量腐熟有機肥,充分攪拌,并用3%~5%的硫酸亞鐵進行消毒。
裝袋
在整好的畦內進行,裝袋時需注意2個問題:裝袋裝滿,禁止容器底部窩袋。容器排列一定要高低一致,每畦放完后容器頂部成1個平面,這樣覆土厚度才能一致,出苗整齊。苗床之間要留出40cm步道(作業道)便于育苗作業,放容器處要先整平。放杯的方法有2種:
地上式:床整平,將容器袋并排放好,每床周圍用土或沙圍好即可;
地下式:將苗床挖成深與容器袋相同或略大于容器袋的畦,把畦底整平,在畦內并排放袋即可。容器放好后,馬上播種。
播種
播種前先將種子用溫水浸泡1d,撈出后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min進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7~8d種子裂嘴,即可下種。下種時需掌握3個技術關鍵:一是要足墑下種;二是播種穴不能過小過深,播種量每袋5~6粒,否則種子互相擠壓,影響出苗,甚至會腐爛;三是覆土不可過厚,如是粘土摻河沙,播種后用細土覆蓋,厚度超過容器袋1cm。
管理
出土前管理:只浸種不催芽的種子約15~20d出齊,催芽的種子約7~12d出齊,出土前的種子處于萌發期,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注意噴水調節土壤溫度,防止地表溫度過高,種子順利出土。如水源缺乏,可采用覆蓋的方法,這樣可減少噴水次數。覆蓋物好用谷草,其次為麥秸。
地膜覆蓋:雖有利增溫保濕,但易造成日灼毀苗。開始出苗時,陸續撤除覆蓋物,出苗前噴1次1%~3%硫酸亞鐵液,幼苗出土后,為促其發育健壯,噴水次數要適當減少,每3~5d噴水1次。鳥獸危害嚴重時,要設專人日夜看護,可投放藥劑或下鐵錨于苗圃周圍,進入雨季苗木即可出圃造林。
側柏造林
造林時間
雨季到來后至9月均可進行,雨季好。
造林方法
起苗前應澆1次透水,起苗時要按容器排列順序,從苗畦一端將土扒開,將容器袋逐個取開,輕輕裝入筐內運往造林地,注意不要抖掉營養土或損傷苗木。運往造林地的苗木,如果栽不完,可在造林地內找一陰涼處放置。一般在造林前1年雨季、秋季進行精細整地,容器苗適宜小穴栽植,挖魚鱗坑整地時,應將穴面做成與原坡面相反的斜面,以增加雨水攔蓄量。植苗時要在坑底斜面上部1/3處,挖1個比營養缽稍大略深的坑,將容器苗放入坑內,周圍填細土,用腳踏實,栽植深度以容器袋頂部深入坑面1cm為宜。小魚鱗坑每坑栽個營養杯,大魚鱗坑栽2個營養杯,要掌握栽植深度和植穴位置,過淺或位置靠坑外沿均不利成活,過深或植于坑底部又易造成雨水沖淤。
管理
主要是嚴防牛羊啃食、踐踏,及時固定專職或兼職護林員進行管護,每年進行幼林撫育1~2次。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