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廣場車站路邊植物綠雕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韻律與節奏是產生形式美不可忽視的一種藝術手法,一切藝術都與韻律和節奏有關。 韻律與節奏是同一個意思,是一種波浪起伏的律動,當形、線、色、塊整齊而有條理地重復出現,或富有變化地重復排列時,就可獲得韻律感。主要體現在:疏密、高低、曲直、方圓、大小、錯落等對比關系的配合。 比如:有一塊很大的草坪,草坪中土坡起伏平緩,線條圓滑;利用綠植塑造幾個尖塔狀造型后,就改變了原有過于圓潤之意,而增加了高聳之勢;強弱、高低、錯落等微妙的起伏關系使草坪孕育著一種生命的律動; 在花徑設計中利用不同高度、不同顏色和質感的花卉相間種植并有序的布置,形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幽美視覺沖擊。 1、形成韻律的基本要素 點、線、面是形成韻律的基本要素。點、線、面之間的運用,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方面的高度統一,即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欣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韻律感也就油然而生。 1.1 點的運用 點在花卉裝飾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指單體或數個單體的零星點綴,其手法有:自由、陳列、旋轉、放射、節奏、特異等,不同點的排列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在插花構圖中的點主要是焦點和散點,焦點一般位于橫直兩條黃金分割線在畫面中的交叉位置,可以利用花材或醒目的花色焦點,創作思想和表達的意境;散點是多散于周邊或填充空間的位置,能使插花作品畫面活潑生動。 總之,點是一種輕松、隨意的裝飾美,是花卉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節奏與韻律 節奏本是指音樂中音響節拍輕重緩急的變化和重復。節奏這個具有時間感的用語在構成設計上是指以同一視覺要素連續重復時所產生的運動感。 韻律原指音樂(詩歌)的聲韻和節奏。詩歌中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勻稱的間歇或停頓,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復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韻同調的音相加以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就是韻律的運用。 平面構成中單純的單元組合重復易于單調,由有規則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比、等比處理排列,使之產生音樂、詩歌的旋律感,稱為韻律。有韻律的構成具有積極的生氣,有加強魅力的能量。 節奏與韻律是景觀設計中常用的手法,包括:鋪地中材料有規律的變化,燈具、樹木以相同的見個排列,花壇座椅的均勻分布等。
植物配置中的尺度,應從配置方式上體現園林中的植物組合方式,體現出植物造景的視覺藝術性。 根據植物自身的觀賞特征,采用多樣化的組合方式,體現出整體的節奏與韻律感。 孤植、叢植、群植、花壇等植物造景方式都體現出構成藝術性。孤植樹一般設在空曠的草地上,與周圍植物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適合的視線距離為樹高的3~4倍; 叢植運用的是自由式構成,一般由5~20株喬木組成,通過植物高低,疏密層次關系體現出自然的層次美;群植是指大量的喬木或灌木混合栽植,主要表現植物的群體之美。 種植占地的長寬比例一般不大于3:1,樹種不宜多選。此外,還有樹木高度上的尺寸控制問題,或者縱橫有致,或者高低有致,前后錯落,形成優美的天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