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白玉蘭 |
面向地區 |
全國 |
花白色,極香;花被片10片,披針形,長3-4厘米,寬3-5毫米;雄蕊的藥隔伸出長尖頭;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長約4毫米,心皮多數,通常部分不發育,成熟時隨著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時鮮紅色。花期4-9月,夏季盛開,通常不結實。
白玉蘭適溫廣泛,在-20~40 ℃以上時都能生長。我國南至云南西雙版納北至黑龍江均有分布。白玉蘭適溫區在暖溫帶到亞熱帶地區,年降水 500~1 850 mm,極端氣溫對白玉蘭樹尤其是苗木生長也有影響,寒冬凍拔、土壤封凍及寒冷的干裂風易傷根、傷芽或凍壞枝干。高溫和日光曝曬易造成葉片灼傷,白玉蘭樹干長期暴露在高溫強光之下易灼傷形成潰瘍。幼苗長期處在高溫烈日之下生長停滯。白玉蘭對氣溫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苗木上,秋季長勢旺未完全木質化的苗木易造成凍害引起地上部分枯死。
原產印度尼西亞爪哇,現廣植于東南亞。我國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栽培極盛,長江流域各省區多盆栽,在溫室越冬。少見結實,多用嫁接繁殖,用黃蘭、含笑、火力楠等為砧木;也可用空中壓條或靠接繁殖。
造林地應選擇坡度平緩、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壤土,以 pH 值 5.5~6.5 為佳。石灰質土壤或堿性土壤對白玉蘭生長十分不利,當土壤 pH 值超過 7 時生長遇阻,長期處于堿性環境則造成枝葉黃化,整株萎靡不能長成大樹。山洼及低洼積水且不易排水的地塊玉蘭也生長不良,還能引起樹葉變黃、邊緣枯焦、根部變黑腐爛直至整株死亡。
如果苗木過細或者苗木傷根過重采用此法,可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根系恢復。經過幾年的實踐,發現在土壤肥力條件好的林地或者栽植前施足基肥的林地栽后截干,苗重新萌發的新干生長健壯、干型通直,苗木徑生長和高生長超過未截干苗。定干:苗木栽植后根據培育需要確定苗木主干高度、留養側枝數量和長度。裸根苗栽后及時定干還可以減少苗木水分蒸發。一般定干高度 1.2 m,留 2~3 個側枝,留側枝長度 20~30 cm。
幼林管理,除草除雜灌。雜草及雜灌生長迅速,與新植苗木爭奪生長空間和肥水,只有及時清除雜草、雜灌,才能使白玉蘭苗木正常生長。清除雜草、雜灌 1 年內要進行 2~3 次。可使用化學藥劑除草,通常采用百草枯和草甘膦除草。也可進行機械除草,即使用割灌機割草,此種方法效益高,還能保持水土。此外,還可采用人工鋤草,即在樹冠投影范圍內采取淺鋤,以免傷根。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