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支座更換規范-找眾拓
產品別名 |
橋梁支座更換,橋梁支座,支座更換,更換橋梁支座 |
面向地區 |
|
品牌 |
眾拓 |
廠家(產地) |
河北 |
厚度 |
其它 |
材質 |
天然橡膠 |
產品等級 |
其它 |
橋梁支座更換規范-找眾拓
橋梁支座是連接橋梁上下部結構的紐合點,構造精微,由于野外環境影響,容易病害,一旦損壞,將嚴重影響橋梁的承栽能力和使用壽命,進行更換處理,以橋梁處于正常的使用功能狀態。本文通過對橋梁橡膠支座損害原因分析,提出用矮千斤頂更換支座的施工工藝,既科學、實效,又簡便、安全,具有較強的適用效果和參考意義。
,橋梁 支座 損害 處理
橡膠支座廣泛應用于各種形式的橋梁結構中,由于內外部的各種原因,在運營后一至兩年內,部分支座即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影響梁板的受力狀態,如不及時處理,在溫度應力的作用下,會造成梁體的開裂及損壞,影響使用壽命,造成安全隱患。
一、支座損壞原因分析
(1)支座本身材料不均勻,個別支座采用再生橡膠。
(2)部分滑動支座安裝時未涂抹硅脂油,導致滑板支座剪切破壞。
(3)安裝過程中支撐墊石標高控制不好,單片梁四個受力支座受力不均衡,個別支座脫空,導致受力較大的支座變形超出規定值。 舟山市橋梁支座更換施工步驟/橡膠支座廠家大量供貨
(4)結構物伸縮縫未完成,交通未完全封閉,部分社會重車通過時剎車導致支座受剪力較大,產生損壞。
橋梁支座更換方案
(1)采用支架基礎大噸位千斤頂一次頂起橋跨
為便于安裝支架并提供足夠的支承能力,需在支架下設置鋼筋混凝土基礎。由于支架基礎均處于河道,地基較為軟弱,承載力低并且不均勻。基礎置于其上將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量。為了減小沉降量,增大鋼筋混凝土基礎尺寸,并對支架進行預壓。此方案工程量較大、工期加長、安全性低、費用高。
(2)采用超薄單向千斤頂墩頂及百分表配合支撐頂起橋跨充分利用梁體與墩頂的空間,采用超薄單向千斤頂墩頂支撐頂起橋跨,用高度為70mm,Φ=300mm的圓形扁式油壓千斤頂(大頂升重量為250t,大行程為15mm)配電動油泵同步進行橋跨頂升,利用百分表觀測梁體上升的速度,以橋跨各梁體受力均勻同步提升。
橋梁支座更換方案的實施
(1)配載計算及配載車布置
為一孔橋梁的整體受力及同步頂升,應按照設計文件計算橋面、中梁、邊梁、護欄等上部構造的重量,然后根據整體重量均衡的原則進行配載,通常選用車輛均勻布置配載,頂升過程中受力均衡。
(2)主要施工材料設備
機械名稱:發電機組,電焊機,液壓站,單向超薄千斤頂,百分表,手動千斤頂,配載車,登高吊籃架,氣割設備,液壓分配均衡器,高壓分配油管。
(3)施工準備
1、搭設施工平臺。
2、將液壓同步起重設備當中的單動式液壓千斤頂逐一在項目部壓力機上進行壓力測試,采集在液壓機l0、20、24、30、36、40MPa狀態下在壓力機上顯示的力的讀數,并記錄、編號、保存,并做出直線回歸,掌握不同千斤頂的內摩阻值。
3、打磨橋臺平面,清理干凈橋臺部位。
4、落實施工荷載,選配施工設備。
5、檢查機具、新支座的規格、型號及數量、施工人員組成、交通控制設施、動力、信號系統,以及施工輔料等是否齊備;具體落實模擬演習的場地。
6、模擬演習,檢查設備性能,修正施工參數,熟悉施工操作,檢驗施工方案,校正施工細節。
7、為防止操作過程中的不同步現象出現,將在每片梁下加設兩塊百分表,并且在相臨橋墩設百分表兩塊,用來監測在升高過程中存在的同步差異,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4)施工步驟
1、完成施工準備工作后,進行施工技術交底。
2、現場安裝施工設備。
3、擺放好交通控制設施,封閉交通,橋上橋下通訊暢通,定崗定員,全面檢查。
4、信號指揮員發出“預備”信號,各就各位,做好預備姿勢。
5、“開始”信號發出后,每臺油泵同時緩慢、均勻地供油,隨信號指揮,以頂舉高程(百分表)和油壓兩項指標進行雙控,按每頂起2mm為活塞行程步長,4mm為一個控制步階,墊一次鐵板;每到一個步長、步階均停留l—2min,由技術員全面檢查比較每片梁工作油壓及高程變化,以便下一步頂舉時進行適當調節(高程誤差不大于2mm;油壓誤差不大于0.5MPa,但邊梁除外),逐步頂升各片梁體,當達到每級指標后立即把結果報告給指揮組;安全巡視員同時把責任區內的安全信息報告給指揮組。
6、在頂舉過程中,注意及時墊好支撐墊塊(鋼墊板口200mm—300mm,墊在橋臺頂面箱梁端橫隔板之下緊靠墊石兩側,還應結合支座取出時所需要預留的進出空間進行考慮),每塊墊板無翹角、歪斜等不良現象;若一個活塞行程不夠,應在確保墊塊穩固、到位(頂緊箱梁)以后,讓活塞回油回程,取出千斤頂,在千斤頂底座位置,用鋼板墊高至所需高度,重復4—6步驟相關頂舉操作。
7、每級操作都同步進行,高差、油壓誤差嚴格控制在誤差范圍內,上操作的誤差可在下操作中進行調整,直到箱梁整體脫離支座頂面,繼續提升,使得支座頂面具有5—10mm的施工空間。
8、及時墊好端橫隔板處的支撐墊塊,確保每塊墊板穩固,并支墊到位,保持住千斤頂的油壓。
9、迅速取出原有支座,把不需要更換的舊支座清理干凈,并在四氟板的凹槽內均勻涂抹一層硅脂;同時,新支座的四氟板凹槽內也要均勻涂抹一層硅脂;清掃干凈墊石表面。
10、快速將涂好硅脂的支座準確放回擬定位置,注意有四氟板的一面朝上,支座安放完畢并經檢查合格后,開始落梁。
11、落梁時,注意避免碰撞支座,以支座位置準確;落梁采用與提升相逆的工藝法,亦按頂舉時同一步長、步階緩慢降落同一幅的每片箱梁,有利于主梁就位準確且與支座密貼;若主梁與支座密貼不好,應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或重來。
3.1施工準備
3.1.1支座加工
3.1.2更換維修盆式支座的準備工作
(1)準確測量墩柱與梁底的有效操作空間,以確定使用液壓頂的規格和布頂方法。
(2)為確保安全,準確計算梁體結構物重量,確定布頂數量,原則上采用布頂頂升重量是梁體及附屬結構物總重量的1.5倍以上。
(3)準確測量支座的組裝高度及該處的標高,并作詳細記錄。
3.2更換盆式支座的施工步驟及要點
施工步驟:搭建工作平臺及承重平臺→布置頂升系統→調試及試頂→整體同步頂升→取出病害支座→清理松散混凝土→安裝就位支座→澆注支座灌漿料→卸壓還原→觀察測量→撤頂并清理現場。
3.2.1搭建工作平臺及承重平臺
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在施工墩柱38#、39#墩處搭設工作平臺及承重平臺,以便于施工操作人員及監控人員使用,工作平臺要牢固可靠,以人員安全。承重平臺承重不小于3噸,其上部作為盆式支座拆裝的承重平臺,地基墊設墊木,以便于盆式支座的拆取與安裝。
3.2.2布置頂升系統
頂升系統布置前,先安排人員對更換支座的螺栓進行松動,以方便支座的拆取。再根據梁體荷載及橋梁的受力特點,在墩柱頂上預設頂升點均勻布置液壓頂。梁底與液壓頂間安裝頂升墊板(鋼板、竹膠板),以增大液壓頂與梁底間的受力面積,接通高壓油路,調試PLC液壓控制系統的輸油管道,檢查油管密封情況。施工時在檢測監控處安裝限位器,以準確控制同步頂升的高度;在檢測監控處安裝千分表,以準確測量梁體頂升高度的變化。
3.2.3整體同步頂升
1)預頂液壓頂
在人員的統一指揮下,啟動PLC液壓控制系統,使墊板和梁底緊密接合,以調整液壓頂上下墊板間隙,完成正式頂升前的預頂。
2)整體同步頂升
預頂完畢后,作好梁面各方向測量及測點布置工作,讀取液壓表、限位器、千分表的數據,并以此時的數據作為初始的“零”狀態數據,并將限位器、千分表的數據重新調零。啟動PLC液壓控制系統按照每分鐘0.1-1mm的上升速度開始頂升,頂起高度達到1mm時,停止頂升,由人員觀察梁體微小變化及頂升設備的運行情況,如有異常情況及時調整恢復;經技術人員檢查無誤后,繼續頂升,當頂起高度達到3mm時,停止頂升,加墊臨時支撐,由技術人員對頂升設備進行系統檢查,并采集位移數據,與理論計算數據復核,如果實測數據與理論計算數據吻合繼續上升,否則應立即查找和分析原因。以每級3mm的頂升行程為一個單位,每頂升單位,對頂升設備采取單點鎖定壓力的方式進行保壓,并由技術人員進行系統檢查,對采集數據進行復核。當頂升高度達到取出安裝支座的施工要求時(大頂升高度不得超過10mm),馬上停止頂升,采集各項數據,關閉油壓閥門將各分點油壓鎖死,加墊、穩固臨時支撐。
3.2.4取出病害支座
在頂升系統保持恒定壓力情況下,當臨時支撐的穩定性滿足要求后,采集千分表、限位器的位移數據,如果下移量在2mm之內,且不影響支座的拆取與安裝,應立即將原盆式支座沿預設軌道橫橋向取出,置于承重平臺上,清理支座放置位置及周圍雜物。
3.2.5清理松散混凝土
人工剔除梁底松散混凝土,直到露出新鮮混凝土層面,并做鑿毛處理,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塵、石子、木屑等雜物,用水充分潤濕,后用環氧砂漿補強。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