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廣東L-組氨酸鹽酸鹽,L-組氨酸鹽酸鹽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型號 |
25kg |
保質期 |
24 |
有效物質含量 |
99 |
用途:
合成原料:用于生產其他氨基酸、生物堿、肽類化合物或蛋白質等。
工業制造:在石油業、制造業、農業產品、蓄電池、精密鑄件等領域作為添加劑或催化劑。
溶解性方面,極易溶于水,溶解度顯著 L - 組氨酸,25℃時水中溶解度可達 50g/L 以上,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常溫常壓下性質穩定,具有旋光性,比旋光度約為 + 8.5°(c=5,水中,25℃),一水合物在干燥環境下易失去結晶水,轉變為無水物,具體理化數值會因純度、結晶形態及測試環境的細微差異略有波動。
用途:可作為營養強化劑,用于補充食品中的氨基酸成分,常見于谷物制品、運動營養食品、發酵食品(如醬油、發酵乳)、嬰幼兒配方食品(需符合特定行業標準)等產品中;在食品加工中,可作為風味調節劑的輔助成分,參與平衡食品口感,改善風味層次;同時,在微生物發酵生產食品相關產品(如酶制劑、風味物質)時,可作為發酵培養基的組成部分,為菌種生長、繁殖及代謝提供營養支持。
用量:作為營養強化劑添加到谷物制品中時,典型用量范圍為 0.08%-0.3%(以食品總質量計);在嬰幼兒配方食品中,需遵循相關國家標準,添加量通常根據產品營養配方設計,占總氨基酸含量的 3%-6%;用于微生物發酵培養基時,用量需結合菌種營養需求、發酵目標產物及工藝參數確定,通常在培養基總質量的 0.15%-1.2% 之間;實際應用中需嚴格遵循當地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如中國 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對不同類別食品的規定。
用途:可作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引入親水性基團(如羧基、氨基)與親油性基團(如烷基),制備具有乳化、分散、清潔功能的表面活性劑,用于工業清洗劑(如金屬清洗劑、設備洗滌劑)、金屬加工液(如切削液、磨削液)、涂料分散劑等產品中;
用量: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時,L - 組氨酸鹽酸鹽的用量根據目標產物分子結構、乳化能力、表面張力等性能要求及反應轉化率確定,通常占反應原料總質量的 25%-45%;作為生物催化劑穩定劑,使用濃度一般為 0.02%-0.15mol/L,具體用量需結合生物催化劑用量、使用環境及穩定效果通過實驗優化;用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時,作為單體或共聚單體,在單體總質量中的占比通常為 6%-22%,具體比例需根據材料拉伸強度、柔韌性、親水性等力學與理化指標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