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江西L-組氨酸,L-組氨酸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型號 |
25kg |
保質期 |
24 |
有效物質含量 |
99 |
CAS號與分子式
L-組氨酸的CAS號為71-00-1,分子式為C?H?N?O?,分子量155.15。其化學名稱為α-氨基-β-咪唑基丙酸,屬于堿性氨基酸類。
L-組氨酸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香蕉、葡萄、肉類、牛奶及奶制品等。其咪唑基團具有特的質子供體和受體特性,在活性蛋白中常作為活性中心參與化學反應。L-組氨酸對嬰幼兒及動物的成長尤為重要,因其合成量可能無法滿足機體需求,需通過食物或添加劑補充。
通用添加量為每千克食品中添加0.5-1克,具體需根據食品種類和配方調整。
例如,在面包制作中,添加0.5克/千克可改善口感;在果蔬罐頭中,按比例直接添加到湯汁中溶解即可。
用途:
間接應用:基于其化學性質和反應性,可能作為紡織品的整理劑或添加劑,改善紡織品的性能或賦予其特定功能(如抗靜電、柔軟等)。
性狀:高純度的 L - 組氨酸通常為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甜。其熔點約為 277℃(分解),密度為 1.438g/cm3(20℃)。溶解性方面,易溶于水,溶解度約為 41.9g/L(25℃),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常溫常壓下性質相對穩定,具有旋光性,比旋光度約為 + 11.8°(c=10,水中,25℃),具體數值會因測試環境(如溶劑純度、溫度波動)的細微差異略有變化。
用法:合成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劑時,將 L - 組氨酸與脂肪酸(如棕櫚酸、硬脂酸)、醇類(如乙二醇、丙二醇)等原料按照預設的化學反應路線,在特定的溫度(如 90-130℃)、壓力及催化劑(如對甲苯磺酸)條件下進行縮合、酯化反應,生成目標表面活性劑產物,經提純(如減壓蒸餾、重結晶)、精制后投入使用;作為生物催化劑穩定劑時,將其配制成特定濃度的溶液(如 0.01%-0.1mol/L),與生物催化劑在適宜的溫度(如 20-30℃)、pH 值(如 6.0-8.0)條件下混合,攪拌反應一定時間(如 1-2 小時),完成穩定化處理;用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時,按照聚合反應配方,與其他單體(如丙烯酸、丙烯酰胺)、引發劑(如過硫酸鉀、偶氮二異丁腈)等成分混合,在設定的聚合工藝條件(如溫度 65-85℃、反應時間 5-10 小時)下進行聚合反應,形成高分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