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氯化鋁聚合,24聚合氯化鋁,pc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鋁hs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有效物質含量 |
99 |
產品等級 |
優級品 |
執行質量標準 |
國標 |
外觀 |
無色透明 |
名稱 |
聚合氯化鋁 |
聚合氯化鋁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種,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金屬鋁法、活性氫氧化鋁法、三氧化二鋁法、氯化鋁法、堿溶法等。
①金屬鋁法。采用金屬鋁法合成聚合氯化鋁的原料主要為鋁加工的下腳料,如鋁屑、鋁灰和鋁渣等。由鋁灰按一定配比在攪拌下緩慢加入鹽酸進行反應,經熟化聚合、沉降制得液體聚合氯化鋁,再經稀釋過濾,濃縮,干燥制得。在工藝上可分為酸法、堿法、中和法3種。酸法主要是用HCl,產品質量不易控制;堿法生產工藝難度較高,設備投資較大且用堿量大,pH值控制費原料,成本較高;用的多的是中和法,只要控制好配比,一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
吸附架橋作用機理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質與膠粒的吸附與橋連。還可以理解成兩個大的同號膠粒中間由于有一個異號膠粒而連接在一起。高分子絮凝劑具有線性結構,它們具有能與膠粒表面某些部位起作用的化學基團,當高聚合物與膠粒接觸時,基團能與膠粒表面產生特殊的反應而相互吸附,而高聚物分子的其余部分則伸展在溶液中,可以與另一個表面有空位的膠粒吸附,這樣聚合物就起了架橋連接的作用。假如膠粒少,上述聚合物伸展部分粘連不著第二個膠粒,則這個伸展部分遲早還會被原先的膠粒吸附在其他部位上,這個聚合物就不能起架橋作用了,而膠粒又處于穩定狀態。高分子絮凝劑投加量過大時,會使膠粒表面飽和產生再穩現象。已經架橋絮凝的膠粒,如受到劇烈的長時間的攪拌,架橋聚合物可能從另一膠粒表面脫開,重又卷回原所在膠粒表面,造成再穩定狀態。
聚合物在膠粒表面的吸附來源于各種物理化學作用,如范德華引力、靜電引力、氫鍵、配位鍵等,取決于聚合物同膠粒表面二者化學結構的特點。這個機理可解釋非離子型或帶同電號的離子型高分子絮凝劑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的現象。
沉淀物網捕機理
聚合氯化鋁形態分為兩種
a、液體聚合氯化鋁是未干燥的形態,有不用稀釋,裝卸使用方便,價格相對便宜的優點,缺點是運輸需要罐車,單位運輸成本增加(每噸固體相當于2-3噸液體),比較適合于100公里內的用戶。
b、固體聚合氯化鋁是液體聚合氯化鋁干燥后的形態,有運輸方便的優點,不需要罐車,缺點是使用時還需要稀釋,增加工作強度。
工藝分類編輯 播報
a,滾筒式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一般,水不溶物高,多用于污水處理。
b,板框式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高,水不溶物低,用于市政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
c,噴霧干燥聚(合)氯化鋁 鋁含量高,水不溶物低,溶解速度快.用于飲用水及更高標準水處理。
途編輯 播報
⒈城市給排水凈化:河流水、水庫水、地下水。
⒉工業給水凈化。
⒊城市污水處理。
⒋工業廢水和廢渣中有用物質的回收、促進洗煤廢水中煤粉的沉降、淀粉制造業中淀粉的回收。
⒌各種工業廢水處理:印染廢水、皮革廢水、含氟廢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造紙廢水、洗煤廢水、礦山廢水、釀造廢水、冶金廢水、肉類加工廢水、污水處理。
⒍造紙施膠。
⒎糖液精制。
⒏鑄造成型。
⒐布匹防皺。
⒑催化劑載體。
⒒醫藥精制
⒓水泥速凝。
⒔化妝品原料。
將固體產品按1:3加水溶解為液體后,再加10-30倍清水稀釋成所需濃度后使用。投加的佳pH值為3.5-5.0,選擇佳pH值投加,可以發揮混凝的大效益。用量可根據原水的不同渾濁度,測定佳投藥量,一般原水濁度在100-500mg/L時,每千噸投加量為10-20kg。原水濁度高時,投藥量適當增加,濁度低時,投藥量可以適當減少。
農村使用,可將藥劑投入水缸內,攪拌均勻,靜置,上清液即可使用,每50公斤加入本藥劑l克左右。如將本藥劑和該公司生產的高分子絮凝劑結合使用,則效果更佳。投藥可將該公司生產陰離子聚丙烯酰胺或陽離子聚丙烯酰胺同PAC一起溶解成復合絮凝劑后使用或者先將PAC加入被處理水體形成凝聚體,后加入該公司生產的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吸附架橋成大的絮凝體。
聚合氯化鋁在不同水質中的投加量:
一、在低濁度水中,將固體的聚合氯化鋁產品按照1:3比例(重量比)加自來水稀釋,并且攪拌至完全溶解。
二、在生活、生產用污水中,參照每噸污水先投加30g左右的聚合氯化鋁產品。然后投加稀釋之后的聚丙烯酰胺產品。(如果效果不明顯,請酌情減少或增加產品投加量。)
三、在造紙廠污水處理中,采用低濁度水的投放比例配置,如效果不明顯可在酌量添加。
四、原水濁度在100-500mg/L時,投加量為5-10mg即每千噸水投量為5-10kg,用前好根據水質特性進行小試,選出佳值,然后投用。
⒈凈水處理:生活用水、工業用水;
⒉城市污水處理;
⒊工業廢水、污水、污泥的處理及污水中某些渣質回收等;
⒋對某些處理難度大的工業污水,以PAC為母體,摻入其他藥劑,調配成復合PAC,處理污水能得到驚喜的效果
全國聚合氯化鋁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