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也在為食品工業的提質增效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撐力。良品鋪子已在“AI+食品工業”領域先試。今年8月,良品鋪子因其搭建的智慧物流體系,成為大型紀錄片《智造中國》發布的40多個智能制造之一。
某種程度上,良品鋪子入股趙一鳴就是孵化“零食頑家”的先手棋,為拓展自家品牌做準備。
以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為代表的量販零食店,和始終定位“零食”的良品鋪子,他們在經營模式上完全不同。
量販零食店能夠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的大原因就是,1.2元的礦泉水、2.4元的可樂,商品的價格普遍低于商超和流通渠道,并且產品種類多,更新換代快,能夠充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低成本、低費用,高性價比、率的生意經,為零食量販店跑馬圈地提供了加速器。而良品鋪子所走的“代工+貼牌”模式主要是靠高溢價獲利,兩類模式的供應鏈效率有著明顯的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