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措施始于2023年11月28日,當天突尼斯在日報上發布了相關公告。公告明確指出,從發布之日起至2024年11月30日,進口鐵或非合金鋼絲的配額限制為764噸。隨后的兩個年度,即從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1月30日和從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配額量分別提升至1020噸和1274噸。這些措施將直接影響到用于生產家具及床墊的鐵或非合金鋼絲(碳含量介于0.25%~0.6%、以及碳含量大于0.6%,未經涂鍍)。相關產品的突尼斯稅號為72171050002和72171090100。
對中國的鐵或非合金鋼絲出口商而言,這一保障措施可能構成了一定的貿易壁壘。在面對如此挑戰時,中國企業正在考慮借助轉口貿易方式來規避這些新興的貿易限制。轉口貿易涉及將產品運輸到第三國,然后再從那里出口到終目的地國家。通過這種策略,中國企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繞過直接面向突尼斯市場的配額限制。
國際物流運輸即國際貨物運輸,是指在國家與國家、 國家與地區之間的貨物運輸。分為貿易與非貿易(指展覽品、援外品 個人行李、辦公用品等)。非貿易物品的運輸只是附帶業務,所以國際物流運輸有時也簡稱國際貿易運輸。
海運價格除了“純”運費外,還有各種雜費,這些雜費有些是船東收取的,有些是出貨港/目的港碼頭收取的,還有些是貨代自己立名目收取的。而且,很多費用并無明確的標準,非常靈活。除了向發貨人收取外,有些費用還會向收貨人收取。這就很容易產生兩個陷阱:一是某些貨代巧立名目多收費用,二是貨代在收貨人和發貨人之間調節、轉移部分費用。
一般地,發貨人找的貨代,發貨人就是主顧,貨代就會盡量壓低費用來取悅發貨人,于是少收費用,而到了目的港去多收客戶(收貨人)的錢,拆東墻補西墻,反之亦然。這就是為什么同樣一批貨物,如果做的是CIF,咱們自己找貨代,費用就比較低;而做FOB由客戶貨代的話,人民幣雜費就高出很多的緣故。
知道這些內情,咱們就明白了,不能貪圖一時便宜,以為價格越低就越好。而一定要事先確定好價格的構成,避免某些不良貨代出運后亂收費或轉嫁客戶,影響咱們跟客戶的感情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