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常綠小喬木,一般樹高3至4米;樹冠呈圓狀,向內收斂,樹干頗短。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橢圓長圓形,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成葉柄,上部邊緣有疏鋸齒,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多皺,下面密生灰棕色絨毛,側脈11-21對;葉柄短或幾無柄,長6-10毫米,有灰棕色絨毛;托葉鉆形,長1-1.5厘米,先端急尖,有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0-19厘米,具多花;總花梗和花梗密生銹色絨毛;花梗長2-8毫米;苞片鉆形,長2-5毫米,密生銹色絨毛;花直徑12-20毫米;萼筒淺杯狀,長4-5毫米,萼片三角卵形,長2-3毫米,先端急尖,萼筒及萼片外面有銹色絨毛;花瓣白色,長圓形或卵形,長5-9毫米,寬4-6毫米,基部具爪,有銹色絨毛;雄蕊20,遠短于花瓣,花絲基部擴展;花柱5,離生,柱頭頭狀,無毛,子房有銹色柔毛,5室,每室有2胚珠。果實球形或長圓形,直徑2-5厘米,黃色或桔黃色,外有銹色柔毛,不久脫落;種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1.5厘米,褐色,光亮,種皮紙質。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枇杷樹屬于薔薇科蘋果亞科枇杷屬, 喬木常綠小喬木, 高達12米, 小枝粗壯, 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革質, 披針形、頁面褶皺, 葉下面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 基部楔形, 先端漸尖, 葉緣有疏鋸齒。花期10-12月, 頂生圓錐花序, 翌年5-6月成熟, 梨果球形或長圓形, 橙黃或橙紅色。
分栽苗木
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 小枇杷苗長到10-15厘米高時, 小苗擁擠在一起光照不足, 須要進行次分栽苗, 株距20-30厘米, 也可種植于直徑15-20厘米的營養缽內 (方便第二年定植省去了起苗環節) 。第二年末, 第三年初進行第二次分栽, 株行距1-2米。分栽時注意將主根過長根短剪, 以促發側根, 經過兩次剪根分栽, 側根發達, 利于以后提高栽植成活率。
植物危害
施采果肥
枇杷成熟后,樹體營養水平相對較低,采果后及時施足肥料,要求有機肥和復合肥施用,施肥量應占全年的50%左右。特別是豐產園更要加大施肥量,每畝可施農家廄肥1000—1500公斤,復合肥50公斤、餅肥(油枯)100—150公斤。
施肥以樹冠滴水為界環狀溝施,在采果后一周施完,并及時灌水,以利根系吸收營養,早促夏梢的萌發。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以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為前提條件。修剪疏密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枯枝。對結果枝則要短截:對衰弱結果枝要進行更新,對已萌芽的春梢側枝,保留1—2個枝梢,疏除過多的弱枝:對徒長枝,則視樹冠的空間大小酌情間疏,短截或拉枝保留:對傷口過大的主枝要及時用石硫合劑涂抹傷口、以防傷口被病菌侵染影響樹勢的生長。
食用價值
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營養頗豐。枇杷不論是葉、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枇杷中有各種果糖、葡萄糖、鉀、磷、鐵、鈣以及VA、VB、VC等,并且其胡蘿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居第3位。除了鮮食外,還可以將枇杷果肉制成糖水罐頭或釀成枇杷酒。
綠化價值
枇杷樹冠整齊美觀,可作為庭院綠化和風景區綠化樹種,同時由于枇杷樹生命力強、生長迅速、遮蔭效果良好、耐修剪、花粉無刺激、落葉時間一致、掛果時間長,是一種優良的道路綠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