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船舶行業市場調研及投資前景策略分析報告2023-2029年
***********************************************
[報告編號] 370432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出版機構] 中研華泰研究院
[交付方式] EMIL電子版或特快專遞
[報告價格] 紙質版:6500元 電子版:6800元 紙質版+電子版:7000元
[聯系人員] 劉亞
免費售后服務一年,具體內容及訂購流程歡迎咨詢客服人員
報告目錄
章 智能船舶的相關概述
1.1 智能船舶基本內涵及認證
1.1.1 智能船舶的內涵
1.1.2 智能船舶的認證
1.2 智能船舶的主要功能模塊
1.2.1 智能航行
1.2.2 智能船體
1.2.3 智能機艙
1.2.4 智能能效管理
1.2.5 智能貨物管理
1.2.6 智能集成平臺
1.2.7 遠程控制船舶
1.2.8 自主操作船舶
1.3 智能船舶技術發展優勢
1.3.1 提高航行安全
1.3.2 提高能源效率
1.3.3 提升運營效率
1.3.4 節約維修成本
1.3.5 增加應急能力
1.3.6 實現無人航運
二章 2021-2023年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2.1 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
2.1.1 國內生產總值
2.1.2 對外經濟分析
2.1.3 工業運行情況
2.1.4 固定資產投資
2.1.5 宏觀經濟展望
2.2 國際智能船舶發展綜況
2.2.1 行業發展階段
2.2.2 相關規范標準
2.2.3 日本發展狀況
2.2.4 韓國發展狀況
2.2.5 歐洲發展情況
2.2.6 行業發展瓶頸
2.2.7 行業發展趨勢
2.3 中國智能船舶政策環境
2.3.1 智能船舶相關利好政策
2.3.2 船舶綠色智能發展意見
2.3.3 智能船舶規范文件發布
2.3.4 智能船舶相關發展規劃
2.3.5 地區智能船舶政策動態
三章 智能船舶產業背景——船舶工業運行情況分析
3.1 中國船舶工業發展優勢
3.1.1 勞動力成本優勢
3.1.2 原材料成本優勢
3.1.3 本土需求優勢
3.1.4 制造效率優勢
3.1.5 配套能力優勢
3.2 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綜況
3.2.1 船舶制造的內涵
3.2.2 船舶制造產業鏈
3.2.3 船舶制造發展歷程
3.2.4 船舶制造業的地位
3.3 中國船舶工業發展狀況分析
3.3.1 船舶工業景氣程度
3.3.2 船舶工業規模情況
3.3.3 船舶工業運行特點
3.3.4 船舶工業發展問題
3.3.5 船舶工業發展建議
3.4 中國船舶工業競爭格局分析
3.4.1 相關企業分布
3.4.2 產業集中度
3.4.3 區域競爭格局
3.4.4 典型企業對比
3.5 中國船舶工業發展趨勢及預測
3.5.1 綠色化發展趨勢
3.5.2 智能化發展趨勢
3.5.3 船舶工業規模預測
四章 2021-2023年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分析
4.1 中國智能船舶行業運行綜況
4.1.1 行業發展階段
4.1.2 行業自身特點
4.1.3 相關產品規模
4.1.4 市場發展規模
4.1.5 市場需求狀況
4.1.6 細分市場分析
4.1.7 行業競爭情況
4.2 中國內河船舶綠色智能發展分析
4.2.1 內河船舶基本內涵
4.2.2 內河船舶發展狀況
4.2.3 綠色智能發展建議
4.3 中國智能船舶技術專利申請狀況分析
4.3.1 專利申請規模
4.3.2 專利申請類型
4.3.3 技術生命周期
4.3.4 主要技術分支
4.3.5 主要申請人分布
4.3.6 技術創新熱點
4.4 中國智能船舶研發動態分析
4.4.1 智能散貨船成功交付離廠
4.4.2 智能集裝箱船舶迎來
4.4.3 智能FPSO船體項目合攏
4.4.4 首條寒地綠色智能船下水
4.4.5 “華南6”智能內河船交付
4.4.6 “青港拖1”智能船舶啟用
4.5 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瓶頸及路徑分析
4.5.1 智能船舶技術發展的問題
4.5.2 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的關鍵
4.5.3 智能船舶技術發展的建議
五章 2021-2023年中國智能船舶主要板塊發展情況解析
5.1 船體智能制造
5.1.1 船體智能制造背景
5.1.2 智能車間建設體系
5.1.3 智能制造實施路徑
5.1.4 智能車間建設思路
5.2 船舶智能航行
5.2.1 技術發展的意義
5.2.2 國際技術研發進展
5.2.3 國內技術研發進展
5.2.4 智能航行規模測算
5.2.5 國內技術發展困境
5.2.6 國內技術發展對策
5.2.7 技術應用發展前景
5.3 船舶智能機艙
5.3.1 技術發展的意義
5.3.2 智能機艙研究進展
5.3.3 智能機艙檢驗指南
5.3.4 智能機艙技術設計
5.3.5 智能機艙發展方案
5.3.6 應用數字孿生技術
5.3.7 智能機艙發展展望
5.4 船舶智能能效管理
5.4.1 船舶能效管理的背景
5.4.2 船舶能效管理的內涵
5.4.3 船舶能效管理的意義
5.4.4 國際智能能效管理狀況
5.4.5 國內智能能效管理狀況
5.4.6 智能能效管理技術架構
5.4.7 智能能效管理發展方向
5.5 船舶智能貨物管理
5.5.1 智能貨物管理指南發布
5.5.2 智能貨物管理系統構成
5.5.3 智能管控系統建設動態
5.5.4 智能液貨系統運行風險
5.6 智能船舶測試場
5.6.1 智能船舶測試場建設現狀
5.6.2 智能船舶測試場建設問題
5.6.3 智能船舶測試場發展建議
六章 2021-2023年中國無人船舶行業發展分析
6.1 無人船舶遠程控制技術分析
6.1.1 遠程控制系統構成
6.1.2 遠程控制的關鍵技術
6.1.3 遠程控制技術發展方向
6.2 無人船舶行業發展綜況
6.2.1 無人船舶的基本概述
6.2.2 無人船舶的相關優勢
6.2.3 無人船舶的主要分類
6.2.4 無人船舶行業相關政策
6.2.5 參與國際無人船舶立法
6.3 無人船舶細分行業發展分析
6.3.1 民用無人船舶應用情況
6.3.2 民用無人船舶市場規模
6.3.3 無人船舶應用背景
6.3.4 無人船舶應用領域
6.4 典型無人船舶產品研發動態
6.4.1 YARA?伯克蘭號
6.4.2 Sea Friend Zero號
6.4.3 智飛號
6.4.4 Prism Courage號
6.5 無人船舶發展的問題及對策
6.5.1 行業發展的主要短板
6.5.2 海事監管相關問題
6.5.3 船舶碰撞相關問題
6.5.4 行業發展相關風險
6.5.5 國內層面立法建議
6.5.6 風險防控對策分析
6.6 無人船舶未來發展前景展望
6.6.1 無人船舶市場機遇及挑戰
6.6.2 無人船舶市場規模預測
6.6.3 無人船舶行業發展趨勢
6.6.4 無人船舶行業監管趨勢
七章 智能船舶行業發展新階段——數字船舶行業發展分析
7.1 數字船舶相關核心技術
7.1.1 建模仿真技術
7.1.2 虛擬建造技術
7.1.3 數據庫技術
7.1.4 信息化標準技術
7.2 數字船舶行業發展綜況
7.2.1 行業發展背景
7.2.2 行業發展階段
7.2.3 行業主體布局
7.2.4 服務平臺上線
7.2.5 行業發展瓶頸
7.2.6 行業發展戰略
7.2.7 行業發展方向
7.3 船舶數字化設計應用及發展分析
7.3.1 應用背景分析
7.3.2 行業發展狀況
7.3.3 技術應用狀況
7.3.4 三維協同設計
7.3.5 軟件研發動態
7.3.6 應用瓶頸問題
7.4 企業船舶數字化的發展探索
7.4.1 案例企業基本介紹
7.4.2 數字化探索的背景
7.4.3 數字化的具體探索
八章 2021-2023年中國智能船舶的關鍵技術
8.1 智能船舶關鍵技術構成
8.2 智能船舶的共性技術
8.2.1 物聯網技術
8.2.2 信息融合技術
8.2.3 人工智能技術
8.2.4 數據管理技術
8.2.5 互操作技術
8.2.6 船舶通信技術
8.2.7 數字化技術
8.2.8 基于模型的系統工程技術
8.2.9 仿真模擬技術
8.2.10 人機交互技術
8.3 智能船舶的專有技術
8.3.1 航線規劃技術
8.3.2 自主避碰技術
8.3.3 自動靠離泊技術
8.3.4 遠程控制技術
8.3.5 船岸協同技術
8.4 智能船舶安全技術
8.4.1 風險管理技術
8.4.2 測試驗證技術
8.4.3 網絡安全技術
8.4.4 應急響應技術
8.5 數字孿生技術應用于智能船舶
8.5.1 技術本質及特點
8.5.2 技術的應用階段
8.5.3 主要的應用領域
8.5.4 數字孿生智能機艙
8.5.5 數字孿生船舶檢驗
8.5.6 技術應用面臨挑戰
九章 2020-2023年中國智能船舶企業運營狀況分析
9.1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9.1.1 集團基本概況
9.1.2 集團發展歷程
9.1.3 集團發展地位
9.1.4 主要業務領域
9.1.5 業務運營狀況
9.1.6 智能船舶布局
9.2 北京博華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2.1 企業發展概況
9.2.2 主要業務范圍
9.2.3 經營效益分析
9.2.4 業務經營分析
9.2.5 財務狀況分析
9.2.6 核心競爭力分析
9.2.7 公司發展戰略
9.2.8 未來前景展望
9.3 天海融合防務裝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9.3.1 企業發展概況
9.3.2 主要業務范圍
9.3.3 無人艇研發動態
9.3.4 經營效益分析
9.3.5 業務經營分析
9.3.6 財務狀況分析
9.3.7 核心競爭力分析
9.3.8 公司發展戰略
9.3.9 未來前景展望
9.4 武漢南華工業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9.4.1 企業發展概況
9.4.2 公司主營業務
9.4.3 無人艇布局動態
9.4.4 經營效益分析
9.4.5 業務經營分析
9.4.6 財務狀況分析
9.4.7 核心競爭力分析
9.4.8 公司發展戰略
9.4.9 未來前景展望
9.5 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5.1 企業發展概況
9.5.2 公司主營業務
9.5.3 智能船整體方案
9.5.4 經營效益分析
9.5.5 業務經營分析
9.5.6 財務狀況分析
9.5.7 核心競爭力分析
9.5.8 公司發展戰略
9.5.9 未來前景展望
9.6 廣州紅帆科技有限公司
9.6.1 企業發展概況
9.6.2 公司主營業務
9.6.3 數字化平臺架構
9.6.4 技術研發動態
十章 2021-2023年中國智能船舶行業投融資狀況分析
10.1 智能船舶行業融資機遇分析
10.1.1 符合行業發展趨勢
10.1.2 融資降本的利好政策
10.1.3 數智化具有一定基礎
10.2 智能船舶行業融資動態分析
10.2.1 逸動科技B+輪融資
10.2.2 納百信息A輪融資
10.2.3 歐卡智舶A+輪融資
10.2.4 邁潤智能A+輪融資
10.3 智能船舶行業投資風險及應對
10.3.1 主要投資風險
10.3.2 投資風險防范
10.4 智能船舶項目投資的企業建議
10.4.1 技術驅動型企業投資建議
10.4.2 市場驅動型企業投資建議
十一章 2023-2029年智能船舶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1.1 智能船舶企業發展機遇及前景發展
11.1.1 船舶運輸行業監管機遇
11.1.2 綠色智能船舶補貼機遇
11.1.3 智能船舶整體發展前景
11.2 智能船舶技術發展趨勢預測
11.2.1 技術發展終目標
11.2.2 技術標準優化趨勢
11.2.3 數據驅動發展趨勢
11.2.4 人機共融發展趨勢
11.2.5 虛實融合發展趨勢
11.2.6 網絡安全防護趨勢
11.2.7 產業協同發展趨勢
11.3 2023-2029年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預測分析
11.3.1 2023-2029年中國智能船舶行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11.3.2 2023-2029年中國智能船舶市場規模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