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當時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當今社會收藏分別以鑄造年代不同為區別,以鑄造地不同為區別進行收藏。近代銅元的發行流通雖然只有短短的30余年時間,但其數量之浩繁、種類之龐雜、版別之眾多,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現簡要介紹幾種為簡單易學的挑選方法,希望能對初集銅元的泉友們有所幫助。
通寶制錢鑄于公元1875-1908年之間,錢重從開始的一錢逐步減至八分,后減至六分,該錢書法為楷書,此外寶福局也鑄過篆文錢,光緒通寶錢背文為滿文記局名,也有星月紋,字有寶河、寶真、寶津、寶云、寶黔等,還有銘“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見“千字文”中一字,為宇、宙、日、月、往來等字)。
通寶制錢鑄于公元1875-1908年之間,錢重從開始的一錢逐步減至八分,后減至六分,該錢書法為楷書,此外寶福局也鑄過篆文錢,光緒通寶錢背文為滿文記局名,也有星月紋,字有寶河、寶真、寶津、寶云、寶黔等,還有銘“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見“千字文”中一字,為宇、宙、日、月、往來等字)。
另外在戊子年(公元1888年)出過一種背穿左為“戊子”右為“河”字的戊子錢。光緒十五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從英國購買的機器制造我國歷史上批機制幣,不再為方孔圓錢形狀了,此后相繼在各省推廣實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圓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