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國家標準的冷卻液,沸點通常都是超過105℃,比起水的沸點100℃,冷卻液能耐受更高的溫度而不沸騰(開鍋),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高負荷發動機的散熱冷卻需要。
汽車發動機冷卻液主要由水、乙二醇和添加劑組成,而添加劑以腐蝕抑制劑為主。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是防腐,同時兼有防垢和抗泡作用。目前,汽車發動機冷卻液的基礎液主要是乙二醇,不同冷卻液配方的差異在于采用了不同的腐蝕抑制體系。在水和乙二醇作為基液的前提條件下,冷卻液配方研究的關鍵技術是腐蝕抑制劑的選擇與復配。通常根據腐蝕抑制劑的組成,將冷卻液分為無機鹽型和有機酸型,其中,無機鹽型又分磷酸鹽型、胺型、硅酸鹽型。
無機磷酸鹽型緩蝕體系以磷酸鹽和硼砂為主劑,不含硅酸鹽。該體系對冷卻系統中鋼、鑄鐵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對鋁也有一定保護作用,適合以鋼、鑄鐵為主要材質的發動機冷卻系統。但研究發現,磷酸鹽在高溫條件下對鋁的保護作用減弱,硼砂還將促進鋁合金傳熱腐蝕。因此,該體系不適合以鑄鋁合金為主要材質的發動機冷卻系統。再者,磷酸鹽會與硬水中的鈣、鎂離子結合形成絮狀物沉淀,阻塞散熱器盤管,造成冷卻液流動不暢,產生過熱現象;而且當水中磷酸根濃度超過10mg/kg時,即可產生富營養化,加重水質污染,不利于環保。因此,20世紀70年代后,發達國家對磷酸鹽的使用加以嚴格限制,以磷酸鹽為主劑的緩蝕體系逐漸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