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角1.2穩定行3%光斑00模機箱鋁合金電源明緯信號線安普
488nm 激光器
內置緊湊,體積小,節省空間;
使用壽命長,節省成本;
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易學易用。
波長(nm) 488±5 ? 偏振方式 >100:1
輸出功率(mW) >50,100,200 出光孔高度 (mm) 27
輸出模式 Near TEM00 預熱后光點穩定性(μrad/??C) <6
光束質量 <1.5 工作溫度 (℃) 10~45
操作模式 CW 電源 (90-264VAC) VD-I-N/VD-II-N
功率穩定性(rms, over 4 hours) <1%, 5% 調試選項 30K TTL/15K Analog
預熱時間 (minutes) <5 使用壽命 (hours) 10000
光束發散角 (mrad) 0.5 保修期 1 年
光束直徑(mm) ~3.5 ? ?

綠光激光器
綠光激光器包括半導體泵浦全固態綠光激光器和半導體綠光激光器,采用原裝進口泵浦源,激光頭自帶制冷和控溫系統,電源自帶過流、過熱保護功能。激光器具有功率穩定、操作簡單、性能可靠、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該系列 綠光激光器產品包括高能量綠光激光器、高功率綠光激光器、高穩定性綠光激光器、低噪聲綠光激光器、單縱模綠光激光器五個系列,可自由空間輸出、光纖耦合(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勻化光纖)輸出。

激光器神經學應用
神經學是神經系統的科學研究,是一門跨學科的科學,與其他領域如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語言學、數學、醫學、遺傳學、哲學、物理學和心理學均有關聯。一些基于光學方法的研究技術已成為神經科學領域的主要研究手段。神經科學的研究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神經系統的功能、節后、發育、遺傳和病理學等方面,而其中對功能、結構及功能與結構關聯的研究更是核心內容。在對神經系統結構的研究中,不斷進步的光學成像技術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

流式細胞術基礎知識
流式細胞儀是一種可以計算血液樣本中各種細胞類型數量的儀器。為了實現這一點,血液樣本被濃縮,然后用多種熒光染料的混合物處理。每種熒光染料都能夠和細胞表面的特定靶蛋白相結合,通過處理后的細胞會被放入流式細胞儀,通過一個噴嘴裝置,使細胞被排成一列移動。
當細胞被輸送到激光作用區后,一束或多束不同顏色的激光會聚焦在細胞上,每種熒光染料會在不同的波長被激發,產生與之對應的熒光和散射,儀器則會通過這種方式來識別各種細胞。
光學器件會收集熒光信號并使用帶通濾波器將其分離到波長箱中,并使用檢測器(光電倍增管或雪崩光電二極管)來定量測量光信號。
常規的流式細胞儀通常會含有多達四個激光波長和十個個檢測器。新的儀器則會包含多達9個激光波長以及60個檢測器。 兩種儀器的效率都很高,通常每秒能夠分析數百個細胞。

流式細胞儀簡易原理多維細胞術的挑戰
熒光信號的波長總是比激光激發的波長要長(斯托克斯位移)。這種偏移允許使用帶通濾波器和截止濾波器的組合有效地將熒光與散射激光分離。理輪上我們可以通過在激發曲線的峰值位置處去激發熒光染料,以此來達到大的信噪比。在多維流式細胞術的應用中,試劑組通常由多種熒光染料組成,這些熒光染料經過精心挑選,以確保它們都具有不同的激發和熒光光譜。這對于使儀器能夠分離信號并由此確定每個細胞附著多少熒光染料至關重要,這反過來又使儀器能夠明確的確定它是什么類型的細胞。
然而,問題和挑戰在于激發光譜和熒光發射光譜都非常寬且具有長尾,因此彼此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串擾,每種細胞類型表達多少特定蛋白質也存在著自然差異。 儀器設計師們的任務是將終數據中的串擾和變異系數 (CV) 降至低。
公認的方法(見上圖)涉及交錯激發波長和熒光檢測窗口。每個檢測窗口中的信號相互繪制以產生“散點圖”。在尋找已知和新細胞類型的研究應用中,這些圖通常是相互雜糅的。在臨床實驗室中,大量的測試使這種監督分析變得不切實際,而是使用多變量計算機分析來自動確定每個細胞的身份。

多波長激光模塊
隨著單個儀器中激光器數量的增加,光束對準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每個激光束都在液流處聚焦并形成窄橢圓光斑。這確保了即使細胞不在液流的中心,它們仍然被相同數量的激光激發。所有橢圓光斑以微米級的空間精度在液流中單定位。
對于典型的四激光細胞儀,這意味著四套聚焦/整形光學器件和四套光束傳輸光學器件都在狹窄且擁擠的儀器空間內對齊。 此外,聚焦/對準需要能夠免除頻繁現場維護的高穩定性光路系統,這一切都帶來了重大的設計和制造挑戰。
針對這些挑戰,激光開發了一套多波長激光系統,可以將多達四個波長的激光器集成在一個緊湊型外殼內,實現共線或分離光束,從而大大減小這一挑戰。這種集成化的激光模塊簡化了儀器設計和組裝,并加快了儀器的上市時間。此外,它還能夠通過消除電源和電控方面的冗余來降低系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