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105081629號聯系人劉工公司名稱曲阜市中源古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一座古城、一個古鎮不是靜止的景觀,而是“活”著的歷史,但由商業開發引起的過度人類活動,已成為威脅古城古建安全的禍首。事實上古城的開發,有它需要把握的“度”,要堅持當地文化的主體地位,防止旅游開發所帶來的商業文化成為地方文化發生變異的催化劑,使當地的傳統文化和淳樸的民風民俗過快發生變異或消失。

旅游開發中,將旅游項目開展與地方建筑文化相結合,不僅能夠擴大當地建筑文化的影響力,更好的保存建筑文化傳統,另一方面,還能為保護歷史文化城鎮提供適當的物質支持。兩者相輔相成,在互相促進同發展。另外,要重視開發的質量而非數量,防止過度的開發導致的破壞。

雖然古城的開發需要“經濟效益”,而古城的商業模式開發本身是為了賺錢,但經濟利益的多少絕不是衡量古城開發商業模式成功與否的指標,甚至也不應該是重要的指標。相反,是否有效保護了古城的物質載體和各類非物質文化、是否實現了古城資源的永續利用與可持續發展才是衡量古城保護與開發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評價標準。

城樓. 景觀需要從"縱"即歷史的角度挖掘,也需要從"橫"即根據地域文化所造的細節雕琢,來自于古城元素的景觀符合"縱"和"橫"的標準,是能從表至里滿足人們審美需要的,景觀的可賞性是景觀的外觀和內容的統一,與其載有的故事有關,惠民老城的城墻滿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富含的故事數之不盡,以它為元素創造出的景觀能與人們產生共鳴,由其建構的景觀是具有內涵和可賞性的.

在當今城市化進程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設計面臨著如何發掘出其自身城市特色的任務,而城市設計本身其實就可以被看作是個過程,將城市地段中的歷史文脈要素融入進城市設計中,就可以創建出一個時間的維度.

歷史古城通過更新設計恢復昔日的風采已是不可避免,如何在保護中落實“保護為主、搶救、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16字方針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文脈傳承是古城更新設計的靈魂,在古城更新設計中尊重城市形成與發展的地方特色,考慮以下四個方面:原有城市肌理的延續保護,記憶和文化的傳承,城市空間和街區界面的創新設計,居住環境和城市形象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