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化合物有二氯化鈀(PdCl2)、四氯鈀酸鈉(Na2PdCl4)和二氯四氨合鈀等。化學性質不活潑,常溫下在空氣和潮濕環境中穩定,加熱至800℃,鈀表面形成一氧化鈀薄膜。鈀能耐氫氟酸、磷酸、高氯酸、鹽酸和硫酸蒸氣的侵蝕,但易溶于王水和熱的硫酸及濃硝酸。熔融的氫氧化鈉、碳酸鈉、過氧化鈉對鈀有腐蝕作用。鈀的氧化態為+2、+3、+4。鈀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K2[PdCl4]、K4[Pd(CN)4]等。
鈀膜
通常由鈀合金軋制而成,可制成膜片(稱鈀膜)和膜管(稱鈀管) [3]。膜厚通常為50~100微米。主要用于氫氣的純化,其原理是溶解——擴散模式,擴散的驅動力為膜兩側的氫分壓差。在300-500℃下,將原料氫加壓通入膜的一側時,氫分子在膜表面化學吸附并解離成氫原子,后者溶解于鈀合金中形成氫化物,體積很小的氫原子位于鈀合金晶格的間隙,可以自由移動。在濃度梯度的驅動下,氫原子擴散到膜的另一側并析出,重新結合成氫分子后脫附。
鈀合金
鈀與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主要有 [5]:
(1)鈀金合金Pd-Au合金,含20%以上金Au的合金不溶于硝酸,由于這類合金的熔點高和耐蝕性高,故用來制造化工器皿;含20%Pd-30%Au的合金用于制造人造纖維拉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