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鈀的分子式為PdCl,分子量為177.31,鈀含量為60%,理論鈀金含量。外觀顏色為鐵銹紅色粉末,也有棕紅色粉末。在空氣中穩(wěn)定,可溶于酸和水溶液。 由于潮解,應(yīng)注意儲存。
王水溶解:先在上述粗鈀中加入王水12mL,溶解10分鐘,然后將溶液煮沸至近干,再加入3mL濃鹽酸捕捉腈。捕捉腈的過程重復(fù)4次。硝化后溶液,硝化后溶液的pH值為
回收氯化鈀,經(jīng)多次過濾濃縮后加熱蒸發(fā)至濃稠狀,然后用烘箱烘干,溫度設(shè)定為100℃,烘干時每隔一小時攪拌一次,完全烘干后取出研磨 至粉末,氯化鈀的制備到此完成。后就是檢查得到的氯化鈀的各項數(shù)據(jù)是否準確。關(guān)于氯化鈀回收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互相交流。
可由鉑金屬的自然合金分出 [1]。鈀在地球上的儲量,采掘冶煉較為困難,屬稀貴金屬系列金、銀、鉑、鈀、釕、銥的范疇。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06ppm,常與其他鉑系元素一起分散在沖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多種礦物(如原鉑礦、硫化鎳銅礦、鎳黃鐵礦等)中。立礦物有六方鈀礦、鈀鉑礦引、一鉛四鈀礦、銻鈀礦、鉍鉛鈀礦、錫鈀礦等,還以游離狀態(tài)形成自然鈀。
主要化合物有二氯化鈀(PdCl2)、四氯鈀酸鈉(Na2PdCl4)和二氯四氨合鈀等。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常溫下在空氣和潮濕環(huán)境中穩(wěn)定,加熱至800℃,鈀表面形成一氧化鈀薄膜。鈀能耐氫氟酸、磷酸、高氯酸、鹽酸和硫酸蒸氣的侵蝕,但易溶于王水和熱的硫酸及濃硝酸。熔融的氫氧化鈉、碳酸鈉、過氧化鈉對鈀有腐蝕作用。鈀的氧化態(tài)為+2、+3、+4。鈀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K2[PdCl4]、K4[Pd(CN)4]等。
鈀具有的物理與化學性能,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具有很強的伸展性,在純度、稀有度及耐久度上,都可與鉑、金互相替代。鈀是世界上稀有的貴金屬之一,地殼中的含量約為一億分之一,比黃金要很多。世界上只有俄羅斯和南非等少數(shù)國家出產(chǎn),每年總產(chǎn)量不到黃金的5‰,比鉑還稀有。鈀異常堅韌,鈀制成的首飾不僅具有鉑金般自然天成的迷人光彩,而且經(jīng)得住歲月的磨礪,歷久如新。鈀幾乎沒有雜質(zhì),純度,閃耀著潔白的光芒。鈀的純度還十分適合肌膚,不會造成皮膚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