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鈀的分子式為PdCl,分子量為177.31,鈀含量為60%,理論鈀金含量。外觀顏色為鐵銹紅色粉末,也有棕紅色粉末。在空氣中穩定,可溶于酸和水溶液。 由于潮解,應注意儲存。
氨氨化:在上述硝化后溶液中加入濃氨水進行氨化,直至溶液pH值為11,氨化過程溫度控制在60℃。
鹽酸酸化結晶:在上述氨化溶液中加入濃鹽酸進行酸化,直至溶液的pH值為1。酸化過程的溫度控制在60℃,然后冷卻過濾 ,然后用 1 mol/L 的鹽酸酸化。濾渣洗滌3次,得到黃色沉淀。
可由鉑金屬的自然合金分出 [1]。鈀在地球上的儲量,采掘冶煉較為困難,屬稀貴金屬系列金、銀、鉑、鈀、釕、銥的范疇。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06ppm,常與其他鉑系元素一起分散在沖積礦床和砂積礦床的多種礦物(如原鉑礦、硫化鎳銅礦、鎳黃鐵礦等)中。立礦物有六方鈀礦、鈀鉑礦引、一鉛四鈀礦、銻鈀礦、鉍鉛鈀礦、錫鈀礦等,還以游離狀態形成自然鈀。
鈀在化學中主要做催化劑;鈀與釕、銥、銀、金、銅等熔成合金,可提高鈀的電阻率、硬度和強度,用于制造精密電阻、珠寶飾物等。而常見和有市場價值鈀金首飾的合金是鈀金。
鈀具有的物理與化學性能,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具有很強的伸展性,在純度、稀有度及耐久度上,都可與鉑、金互相替代。鈀是世界上稀有的貴金屬之一,地殼中的含量約為一億分之一,比黃金要很多。世界上只有俄羅斯和南非等少數國家出產,每年總產量不到黃金的5‰,比鉑還稀有。鈀異常堅韌,鈀制成的首飾不僅具有鉑金般自然天成的迷人光彩,而且經得住歲月的磨礪,歷久如新。鈀幾乎沒有雜質,純度,閃耀著潔白的光芒。鈀的純度還十分適合肌膚,不會造成皮膚過敏。
除氫氣及其同位素之外,其他任何氣體均不能透過鈀膜,故可利用鈀膜獲得純氫。氫透過鈀膜的速率與溫度、膜厚及膜兩側的氫分壓差△P有關。升高溫度,增大△P及減小膜厚,都會使透氫率增加。但溫度過高,會增加能耗并降低膜的物理強度。因此,溫度通常控制在400℃左右。某些雜質可導致膜中毒,降低膜的透氫性能,甚至使膜遭到破壞。能引起鈀中毒的物質有:汞、砷化物、鹵化物、油蒸氣、含硫和含氨物質以及粉塵等。鈀合金可制成管狀(鈀管)或膜片(鈀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