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體可分為五期:一期為明初,即洪武、建文,共35年。二期為明早期,又可分前后階段,前階段為永樂、洪熙、宣德,共33年;后階段為正統、景泰、天順,共29年,前后階段共62年。其中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未見署官窯年款,瓷器風格亦有別于前后朝代,故又被稱空白期。第三期為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共57年,正德后期已開啟晚明風格。第四期為明晚期,嘉靖、隆慶、萬歷、泰昌,共100年;第五期為明末,天啟、崇禎,共24年。清代也可分為五期,一期為清初,順治,18年。二期為清早期,康熙、雍正,共74年。三期為清中期,乾隆、嘉慶,共85年。四期為清晚期,道光、咸豐、同治,共54年,也叫晚清時期。第五期為清末,光緒、宣統,共37年。
明清以后,各地生產的青花瓷既有本地區特色,也有相互影響。胎釉、用料、制作工藝、燒造方法等都有所區別,但造型、裝飾手法、圖案題材內容等總體時代特征還是基本一致的。在裝飾風格方面,主要受景德鎮窯的影響。在辨別窯口產地時,還要注意到各個窯口之間互相借鑒、影響、模仿及其傳承關系。
除了傳統的以產地命名窯口外,也有的是以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崔(國懋)公窯、周(丹泉)窯、年(希堯)窯、唐(英)窯等。還有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如宣德窯、成化窯、康熙窯、乾隆窯等。既有官窯和民窯、瓷窯和陶窯之分別,還存在官搭民燒或瓷陶混燒的情況,這些都需要搞清它的來龍去脈,并予以認真判別的。
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生產的黃金時代,其官窯器所用青料主要為進口料,即蘇麻離青。由于“蘇麻離青”進口料含低錳高鐵,一定條件下可燒制出寶石藍的色澤,色濃艷而有鐵銹斑。青花濃重,藍中顯黑,落筆濃重處皆有鐵銹斑,鐵銹斑結晶處用手觸之,坑坑洼洼,有明顯的凹陷,未結晶處若色彩濃重,也有坑洼,確有深入胎骨之感。在陽光下看,泛雪青色。青花紋飾線條上鐵銹斑自然分布,像墨點在生宣紙上,自然暈散的感覺,呈放射狀,有毛邊現象。同時宣德官窯還有一小部分使用國產鈷料繪紋飾,顏色艷麗穩定,沒有黑斑。還有用國產料和進口料結合使用的,以國產料繪海水,以進口料繪龍紋。
老玉器私下交易私人老板現金收購玉器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老玉器私下賣私人老板現金收購玉器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清代玉佩回收低價私人老板現金收購玉器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民國玉器來找我私人老板線下收購玉器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清代玉佩近期價格玉器正規商家收購電話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明代玉器真假辨別私人老板線下收購玉器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和田羊脂玉誠信收購私人老板現金收購玉器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
民國玉器交易不成不收費玉器正規商家收購電話
面議
產品名:玉器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