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劉工公司名稱曲阜市中源古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號105081629號
一些古建筑修復施工雖在歷史上有所改觀,但其形象已基本固定下來,本身就有特色,為大眾所認同和接受,雖然不合法,不太文雅,不夠時興,但卻已成為地方特色,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還能維持現狀。

建筑的形式,除了跟人們的生產勞動息息相關之外,與日常生活、社會組織、歲時節慶、社交禮儀、娛樂形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相關的民俗文化都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說,當民俗文化發生變化了,或者消失了,建筑的功能就發生變化了,建筑就可能會被破壞損毀,保護就成了難題了。

古建筑承載了歷史、藝術、科學、宗教、精神等方方面面眾多的信息,它是文明的象征。一個地區的古建筑可以說是地方文化直觀的載體。保護好古建筑,我們才能無愧于祖先、無愧于子孫。

中國古建筑大的特征是磚木結構,而且以木料做成的框架結構為主,這一結構具有如下幾個優點:
1、接頭部分用榫鉚柔性的接點,加上木材本身的韌性,能夠抗拒突發力量的沖擊,如受到突發地震沖擊也是墻倒屋不塌。
2、木結構將屋頂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地面,所以墻不承重,建筑之間開門窗比較自由。
3、采用科學的方法,用小木料特殊結構拼接起來,變成屋架,克服木料長度受到限制所導致的跨度太小問題,等等。
當然,木質結構也存在諸多缺點,譬如木材的腐蝕、變形等。

零星木構件破損、缺失的如斗拱的升、斗、昂、耍頭,長短窗的仔料、屜心板、裙板、框料,掛落、飛罩等則修復比較簡單,只需更換整修即可。但修復之定要對其型制、風格進行研究分析,因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習俗其做法千差萬別,不能以清式、宋式一概而論。

木基層的破壞主要是受潮導致腐爛糟朽,一般是屋面滲漏或是遭受風雨侵襲如出檐部分的椽子、望板、連檐、瓦口板等,還有就是飛檐翹角部位的嫩戧、摔網板等。若木構件腐朽程度不深,不影響結構安全,則只需將腐朽處剔鑿干凈即可。不管是新老構件刷桐油兩遍防腐、防蟲,必要時可摻入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