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要想走出困境,我認為要兩條腿走路。先,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榆樹,應用榆樹。目前,我國已經禁止了天然林采伐,而木材的需求量卻在不斷增長,榆樹作為一個重要的用材樹種,或將有所作為。其次,目前榆樹在園林綠化中應用量不大,我們可以用其作砧木來嫁接一些觀賞性更好的樹種,改頭換面后進入園林市場。我比較看好的品種有圓冠榆、裂葉榆等。特別是圓冠榆,樹姿優美,樹冠圓整,是園林綠化中的好樹種,作庭蔭樹、行道樹效果都非常好,市場前景不可小覷。”山東省苗木,諸城市開發區農業辦公室范鳳陽說,去年就有幾個朋友讓他幫著找圓冠榆,他找了幾個做苗圃的朋友,但數量都非常少,可見這個樹種在市場上還是有需求的。“我也認為圓冠榆這個樹種不錯,目前山東、河北等地的產量很少,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加之宣傳不夠,所以這個的樹種被遮蓋住了,在園林綠化中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山東省平原縣苗木協會會長隋利輝說。河北定州市苗木協會副會長張山認為,圓冠榆要想得到大發展,要吸取榆樹的教訓,先要有量,品種再好,沒有一定的量,也無法上工程;其次,苗子的品質要好。好品種,要有好品質才能被認可,被應用;要有樣板,樣板就是示范,具有帶動作用,好的應用效果可以供人們學習,非常利于好品種的推廣。
隨后的城市綠化中,鄉土樹種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開始深刻認識到生態園林綠化中運用鄉土樹種的優勢。較強的適應性與抗逆性、較高的性價比、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較強的標識功能,使得楊、柳、國槐、白蠟、欒樹、元寶楓等得到廣泛應用。
“美麗中國建設中唱主角的必然是鄉土樹種,榆樹上位不僅有政策推動的因素,更是城鄉建設現實的需求,鄉土樹種中目前榆樹的性價比是高的,其功能不僅可用于城鄉綠化,在荒山造林以及鹽堿灘地綠化方面也可發揮重大作用。”山東菏澤綠色陽光園藝場總經理成繼敏說。據了解,在河北黑龍港流域的衡水、邢臺、邯鄲、滄州以及山東沿海的東營、濱州、濰坊、臨沂等地的鹽堿地綠化中,白榆就是主要造林樹種。
園林景觀修建完工后,一些后續的細節問題沒有跟進;缺少人才。沒有為園林景觀命名的人才。領導不夠重視。負責園林景觀建設的領導對園林建設的大局觀缺少,對此類問題不重視。解決了上述幾個問題,園林景觀的文化內涵就會有一個顯著的提升。園林景觀包括天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天然景觀是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的,人文景觀是通過人的聰明才智修建的。我們平時所見的亭、臺、樓、閣、榭、廊、殿、堂、館、齋、軒、房、橋、景點、園、湖、草坪、樹木等都是人文景觀。無論是哪種景觀,一個有好的名字都會增加它的內涵和品味。
選定大家都熟知的歷史,從中斟酌出一個有意義的名字。這在以前有非常多成功的例子。在為房屋命名時,我們的前人就用了“映雪堂”。而映雪堂有一個非常的典故:晉朝時候太原人孫康小時候家境貧寒,冬天買不起油點燈讀書,就在下了大雪的時候,映著雪光來讀書,后來終于成為御史大夫。“映雪堂”這個典故是教導人們要克服困難,奮發向上。《三字經》、《世說新語》等書上都有記載。表面的意思比較明了,多數人也明白這個典故,便于傳播和記憶。而“洗耳堂”這個名字更是有著非凡的意義。堯帝時有一位高士叫許由,堯老了以后想把天下禪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腳下去種地;堯又請他去出任九州長,他就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說的話污了他的耳朵。
部分園林的構建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經濟發展與區域開發。此種規劃模式可以與地產開發與旅游開發等模式進行有機的結合。園林的設計可以提升建設區域內的整體人氣與整體環境水平,以此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在具體的構建過程中,此類園林的規劃與設計應該與當地的發展定位與發展戰略相吻合。為了更好地對西安的城市園林建設現狀與定位進行研究,需要從多個角度對目前西安已經投入使用以及在建與擬建的城市園林進行統計與分析。在本部分的研究過程中,按照園林功能進行分類,對西安不同功能下的園林規劃與園林建設規模進行分析,并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其園林建設的整體投入與未來規劃。以此為基礎分析西安城市園林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的思路優化與思路提供必要的現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