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CMA/CNAS報告形式電子報告/紙質報告檢測周期3~5個工作日
硫化橡膠斷裂伸長率的測定主要依據相關標準進行,以 GB/T 528-2009《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拉伸應力應變性能的測定》為例,具體如下:
試驗準備
試樣制備:用標準裁刀將硫化橡膠制成規定形狀和尺寸的啞鈴狀或環狀試樣。例如,啞鈴狀試樣有 1 型、2 型、3 型等不同規格,需符合相應尺寸要求。環狀試樣各點厚度不得超過平均厚度的 ±0.2mm,厚度測量不少于 5 點,取中值。
試樣調節:將試樣在溫度為 23℃±1℃的標準實驗室條件下進行至少 16 小時的平衡處理。
試驗設備
拉力試驗機:應具備精度高、操作簡便,能夠實時采集和顯示力和變形數據的功能,并且要有恒溫箱,以試驗在規定溫度下進行,試驗機夾持器的移動速度通常為 500mm/min±50mm/min。
夾具:用于固定試樣,確保在拉伸過程中試樣不發生打滑或損壞。
試驗步驟
安裝試樣:將試樣兩端牢固地安裝在拉力試驗機的夾具上,使試樣的縱軸與拉伸方向一致,并處于無應力狀態。
設置參數:根據試驗要求,設置拉力試驗機的拉伸速度、采樣頻率等參數。若進行高溫試驗,還需設置恒溫箱的溫度,試驗溫度的選擇及溫度公差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進行拉伸:啟動拉力試驗機,以設定的拉伸速度對試樣進行拉伸,直至試樣斷裂。在拉伸過程中,試驗機自動采集和記錄力和變形數據。
記錄數據:記錄試樣斷裂時的伸長量以及拉伸過程中的大力等相關數據

邵氏硬度是用于測量橡膠、塑料等軟質材料硬度的重要指標,其測試原理和方法在行業中應用廣泛。以下從定義、測試原理、標準、類型、操作要點及應用等方面詳細介紹:
一、邵氏硬度的定義與原理
定義:
邵氏硬度是用特定形狀的壓針,在標準彈簧壓力作用下,壓入試樣表面的深度來表征材料的硬度值。壓入深度越小,材料越硬,邵氏硬度值越高。
原理:
通過測量壓針在規定載荷下刺入材料的深度,將深度值轉換為硬度單位(邵氏度,°Shore)。公式為:
邵氏硬度值 = C - D(其中 C 為常數,D 為壓針壓入深度的表征值)。
二、邵氏硬度的標準與類型
(一)常用國家標準
GB/T 531.1-2008《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壓入硬度試驗 第 1 部分:邵氏硬度計法(邵氏硬度)》
規定了邵氏硬度計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結果處理,適用于橡膠、塑料、泡沫材料等。

人工加速老化試驗
通過模擬或強化單一環境因素(如光、熱、濕度),在短時間內評估材料老化性能。
濕熱老化試驗
原理:在高溫高濕環境(如 80℃、95% RH)下加速材料水解或霉菌侵蝕,模擬熱帶氣候或潮濕工況(如衛浴用品、水下設備)。
設備:恒溫恒濕箱,典型條件:溫度 85℃±2℃,濕度 85%±5%,持續 1000h 以上。
標準:GB/T 2572-2008(玻璃纖維增強塑料)、GB/T 12000-2017(塑料多軸環境老化)。
(三)其他老化試驗
臭氧老化:適用于橡膠及某些塑料(如聚烯烴),在臭氧環境(50±5pphm)中測試開裂情況(GB/T 7762-2014)。
化學介質老化:將試樣浸泡于酸、堿、油等介質中,評估耐化學腐蝕性(GB/T 169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