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Cl懸濁液中還是有銀離子的,所以Zn可以與銀離子反應,置換出銀,所以AgCl懸濁液能和Zn反應:
2AgCl + Zn = ZnCl2+ 2Ag
硫化銀的溶解度比氯化銀還小,根據沉淀轉化的原理,氯化銀可以和硫離子反應生成硫化銀:
2AgCl + Na2S = Ag2S + 2NaCl
銀在高溫下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棕黑色的氧化銀(常溫也可反應,但速度很慢)。在溴化鉀(KBr)的存在下,金屬銀可被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侵蝕;這些化合物在攝影中用于漂白可見影像,將其轉化為鹵化銀,既可以被硫代硫酸鈉去除,又可以重新顯影以加強原始的影像。
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我國考古學者從出土的春秋時代的青銅器當中就發現鑲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銀錯”(一種用金、銀絲鑲嵌的圖案)。從漢代古墓中出土的銀器已經十分精美。由于銀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在古代,銀的大用處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